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20xx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试题内容摘要: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第 Ⅱ 卷 (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36题~第 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 42题~第 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 答。 40.(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 《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 见贤焉,然后用之。 ”《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 据《孟子》等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 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他强调 “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 10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 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 主要原因。 ( 15 分) 41.(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 材料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中国的外交”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分四个小组分别查阅下列资料。 第一组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签订 第二组 19世纪 50年代初新中国的外交 第三组 19世纪 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 第四组 2020年 9月 2225日,习近平访美的巨大成就及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时代的到来 综合四个小组查阅的资料,可以提取外交发展的多种认识。 提取其中一种认识,并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说明: 要求认识准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请考生在第 4 4 4 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并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5.( 1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铜钱早在东周后期就已经出现,并且在后世一直得到广泛的使用,到了晚唐至宋代不但铸币数量大增,货币制度亦趋向复杂,„„晚唐和宋代货币的广泛使用给国家的币源带来了压力。 „„宋时平均每年的铸币数量为 13万至 31万贯, 10世纪晚期达到 88万贯,到了 11世纪更高达 183万贯,但即便如此仍是供不应求。 为了解决这一需要,政府有时限制铸币之外的用铜,或减少每贯钱的枚数,同时禁止铜币外流,并且在这一政策证明无效时,对铸币征 收高达 50%的出口税。 政府甚至在四川、陕西等地试行铸用 铁钱以在汉人与胡人之间设一道“铁幕”,但未能取得成功。 金银的使用(如金沙、银锭)一度解决了铸铜不足的危机,但奇怪的是,中国人很少使用这些贵重金属货币。 这时出现了一种最有趣的解决办法,即发行纸币,这就足以证明当时的货币经济是何等发达。 当时政府和商人都面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