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战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初固定资产投资 +流动资产投资  ARR=预期总利润 /预期总投资 预期总利润 =投资期内各期预期利润之和 3. 决策标准  独立项目:项目 ARR超过目标 ARR, 接受  互斥项目:接受 ARR高的项目 会计回报率( ARR) 法 4. 优缺点  优点:计算简便,易于理解  缺点  没有考虑投资利润的时间价值  基于会计利润而非现金流 5. 会计回报率法在实际中的运用 投资回收期法 1. 回收期:用项目现金流入回收项目现金支出所需要的时间 2. 计算 3. 决策标准  独立项目:项目回收期低于标准,接受  互斥项目:接受回收期短的项目 回收期法 4. 优缺点  优点:计算简便,易于理解;先期筛选的较好选择;关注早期现金流(考虑风险)  缺点: 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也没有考虑项目寿命期内的总回报(回收期满后项目的现金流量状况) 5. 回收期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 3章 投资评估中的折现现金流法  基本概念  净现值法  折现回收期法  内部收益率法  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的比较  资产更新决策 基本概念 1. 现金流: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初始 /营业 /终结) 2. 相关成本:未来的增量成本 3. 非相关成本(无关成本):沉没成本(已经发生的成本) /承诺成本(通过现在决策无法改变的未来成本) 基本概念 4. 货币的时间价值  含义:货币再投资所实现的增值  计算 复利:以当期末本利和为基础计算下期利息,即利上加利 复利终值:一定量的本金按复利计算的若干期后的本利和 复利现值:今后某一规定时间收到或付出的一笔款项的现在时点价值 基本概念 复利终值公式: F = P( 1 + i) n = P( F/P, i, n) 复利现值公式: P = F( 1 + i) n= F( P/F, i, n) 年金:一定时期内每期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 普通年金终值: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 计算公式: F= A = A 普通年金现值: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 计算公式: P = A = A ntti11)1(  ii n 1)1(ntti1)1(   ii n)1(1 基本概念 5. 资本成本: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从筹资的角度看,是筹资的代价;从投资的角度看,是投资者要求的最低报酬率 净现值法 ( NPV) :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产生的现金流入量按资本成本或企业期望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的现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