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栽培内容摘要:

1、8以下时进行接种。 严格消毒,无菌操作。 接种后室温保持 25左右发菌。 发菌室要求避光、干燥,注意通风换气。 经过2530 天的培养,菌丝即将走透袋底后,把穴口上的原有菌种块挖掉,使氧气透进袋内,加快菌丝生理成熟。 然后移入消毒干净的菇房或野外阴棚出菇。 基形成小菇蕾时,把袋口解开。 菇蕾出现快慢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气温在 1216时,出菇较快。 而菌袋开口时间过早会影响出菇量和质量。 在管理中不能把水喷到菇体上,特别在气温高时,会导致菇体发黄,出现污染杂菌。 如果开袋拖延,袋内子实体己长大;也会变成畸形,严重的出现萎缩、腐烂。 时原基和子实体难以形成,当温度长到 20以上时,原基分化子实体迅速生长,但品质下降,小 2、菇蕾停止生长,开始萎缩。 长菇期温度控制在 1218。 菇房空间湿度保持在85%95%。 湿度太低子实体会萎缩并停止生长,原基干裂不分化。 子实体发育阶段需要新鲜空气,菇房要经常通风。 通风不良子实体难以正常发育,出现停止生长或萎缩状,在已萎缩的子实体上再分化出畸形小菇呈树枝状,不能发育成正常子实体。 若再遇上高温高湿,则会造成子实体腐烂。 因此菇房必须保持良好通风条件。 潮菇采收后,进行菌袋清理,然后逐袋摆放在畦床上。 畦床宽 ,长度视场地而定。 床面挖 10 厘米深,横卧式摆放 2 袋,四周泥土围边。 然后用沙壤土覆盖袋面,覆土厚 2 厘米,并在床上罩好薄膜。 3 天后每天揭膜通风 1 次,每次 12 小时,然后微量喷水。 68 天每天都结合通风喷水,保持畦面湿润。 10 天后菇蕾出现。 菇蕾出现 15天后,子实体即可采收。 管理得法每袋可收 200300 克。 光泽新鲜感,孢子尚未弹射时,为采收适期。 头潮菇每袋产量占整个产量 70%以上。 采收后覆土管理可再长 2 潮菇。 整个生产周期 80 天左右,生物转化率达 100%。 杏鲍菇多以鲜品上市或打冷 包装、抽空减压,保鲜运销;也可以采取盐渍罐、桶包装,或加工罐头出口,还可切成薄片,机械脱水烘干常年应市。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