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灰霉病的防治内容摘要:

2、白色,而在葡萄园内的侵染则呈灰色。 果实感病后,其内部化学成分发生显著变化,单宁及某些芳香物质遭到破坏。 、雾、露水及高湿度最适病菌孢子的产生及侵染。 孢子发芽最适温度为 26,侵染的速度取决于温度、湿度及果皮表面是否存在露珠。 如果果皮上存在水分,病菌也可以不通过伤口侵染。 在 12以下侵染需 1224 小时,在 2以下为 1836 小时。 只要孢子发芽所需要的湿度得到满足时,低温并不能阻止孢子发芽。 灰霉菌可以在 0以下生长,所以它是葡萄贮藏中最严重的病害。 观察表明,在贮藏过程中,灰霉病的侵染是从穗梗开始的,穗梗表皮组织对真菌的抗性远远低于果粒对真菌的抗性。 葡萄采收后,穗梗水分即开始急剧蒸腾而很快萎缩, 3、失去生活能力和对霉菌的抵抗能力,这时霉菌即开始在穗梗的病部和枯死部位急剧生长,然后不经过表皮组织而进入浆果内部,这时霉菌在危害了中央维管束及相邻的果肉之后,便使浆果脱落,而后全部腐烂。 1)药剂防治:防治贮藏葡萄灰霉病的为害,必须从加强葡萄园病虫防治开始,按时喷布杀菌剂。 从花前到采收前,每隔 1015 天喷一次 500800 倍多菌灵或 8001000 倍甲基托布津,能有效减少贮藏中灰霉病引起的腐烂。 (2)合理施肥,特别是控制氮肥,多施磷、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整个树体的抗病力是最根本的方法。 (3)供贮藏用的葡萄要合理留梢留果,果穗紧密的品种要进行疏花疏果,及时剪除副梢,加强通风透光,降低葡萄园的湿度,也是有效的防治措施。 及时剪除病果、病穗,可以减少病原菌的再次侵染。 (4)供贮藏的葡萄采收后迅速预冷和低温贮藏,可抑制灰霉菌的生长。 使用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盐等保鲜剂,可有效地控制灰霉病的发生与发展。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