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紫斑病的防治方法内容摘要:

2、黄枯死或折断,严重影响鲜葱的产量、品质。 二、病原菌与发病条件:紫斑病的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菌丝附着在病残体上在土中越冬。 或在葱类植物上辗转为害,借气流、雨水传播,从气孔、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 温暖多湿的条件下容易发病,鳞茎膨大期易感病,沙质土、旱地、早苗、老苗、缺肥、洋葱生长衰弱、蓟马为害严重的田块发病重。 本地红皮葱发病轻,黄皮洋葱感病重,移栽早的发病重,深沟高墒排水快,土壤透气性好,感病较轻,近期内灌过水的发变重。 三、防治方法:(1)清洁田园、清除病残体等传染源。 (2)加强管理,多施基肥、追肥,使洋葱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 发病后要控制灌水,以降低土壤湿度,及早防治蓟马,以免造成伤口。 (3)药剂防治:种子用 40甲醛 300 倍液浸种 3 小时,浸后及时洗净。 发病初期喷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70代森锰锌 500 倍液、40大富丹 500 倍液、或 50扑海因 1500 倍液、铜铵合剂 500 倍液、2多抗霉素 300速克灵 3050 克、葱蒜病菌净等药剂喷雾,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即可,各种药剂应交替使用,每 710 天一次,连续防治 34 次,在每 10液中加 510 克中性洗衣粉,可增加药液的粘着性。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