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杏疔病内容摘要:

2、结果少或不结果。 花染病病花多不易开放,花苞增大,花尊、花瓣不易脱落。 果实染病生长停滞,果面生淡黄色病斑,生有红褐色小粒点,病果后期干缩脱落或挂在树上。 病原 杏疔座霉,属于囊菌亚门真菌。 子座生于叶内,扩散型,橙黄色,上生黑色圆点状性孢子器,78m)。 性孢子线形,弯曲,单胞,无色,m)。 子囊壳近球形,大小239327252315(m)。 子囊棍棒形,内生 8 个子囊孢子,大小91112m);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大小 13 一1747(m)。 子囊孢子在水中很易萌发,经 2 小时可长出芽管,后生褐色薄膜或附着器侵入。 子囊孢子的萌发力较易丧失。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子囊壳在病叶内越冬,春季从子囊壳中弹射出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到幼芽上,条件适宜时萌发侵入,随新叶生长在组织中蔓延;分生孢子在侵染中不起作用。 子囊孢子在一年中只侵染一次,无再侵染。 5 月间出现症状,间叶变黑,并在叶背产生子囊越冬。 防治方法(1)56 月间及时剪除病叶、病梢,集中烧毁。 (2)5 月间摘除病芽、病叶,如果全面清除病枝病叶有困难的,可在杏树展叶期喷 1:00倍式波尔多液或 30%绿得保胶悬剂 400 一 500 倍液(保定农药厂)、14%络氨铜水剂 300 倍液,隔 1015 天 1 次,防治 1 次或 2 次效果良好,连续坚持数年可基本消灭或控制杏疗病为害。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