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xx-20xx学年高二化学12月考试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错误; D. CH3CH2CHO中有 3种 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给出 3种峰,故 D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核磁共振氢谱与有机物中氢原子的种类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等效氢的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8.为将反应 2Al+6H+═2Al 3++3H2↑ 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下列装置能达到目的是(铝条均已除去了氧化膜)( ) A. B. C. D.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 将反应 2Al+6H+═2Al 3++3H2↑ 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即形成原电池,并且铝为负极,电解质溶液为非 氧化性稀酸,据此分析. 【解答】 解: A.为原电池,总反应为: 2Al+2OH﹣ +2H2O═2AlO 2﹣ +3H2↑ ,故 A不选; B.为原电池,总反应为 2Al+6H+═2Al 3++3H2↑ ,故 B选; C.为原电池,总反应为 Al+4H++NO3﹣ ═Al 3++NO↑+2H 2O,故 C不选; D.为电解池,故 D不选;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原电池的总反应,注意判断装置及工作原理为解答的关键,明确正负极及电池总反应即可解答,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9.下列叙述与电化学腐蚀有关的是( ) A. 炒过菜的锅 不及时清洗易生锈 B.在空气中金属镁、铝都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 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时,表面形成了蓝黑色的物质 D.把铁片投入到氯化铜的溶液中,在铁表面上附着一层红色的铜 【考点】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A、铁和碳在盐溶液中形成原电池反应加快反应速率,能够促进 锅 生锈; B、在空气中金属镁、铝都极易和氧气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物; 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反应; D、铁片投入到氯化铜的溶液中,会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金属铜. 【解答】 解: A、铁和碳在盐溶液中形成原电池反应 ,铁做负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正极上氧气得到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和亚铁离子生成氢氧化亚铁被氧化为氢氧化 铁,最后分解生成氧化铁铁锈,原电池反应加快反应速率,能够促进菜刀生锈,属于电化腐蚀,故 A正确; B、在空气中金属镁、铝都极易和氧气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物保护膜,因而它们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与电化学腐蚀无关,故 B错误; 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和氢气,使得表面形成了蓝黑色的物质,与电化学腐蚀无关,故 C错误; D、把铁片投入到氯化铜的溶液中,会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金属铜,在铁 表面上附着一层红色的铜,与电化学腐蚀无关,故 D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原理以及应用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关键,难度中等. 10.天津是我国研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基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含锂的二氧化钴( LiCoO2),充电时 LiCoO2中 Li被氧化, Li+迁移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 C6)中,以 LiC6表示.电池反应为 LiCoO2+C6 CoO2+Li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LiC6﹣ e﹣ =Li++C6 B.放电时,电池 的正极反应为 CoO2+Li++e﹣ =LiCoO2 C.羧酸、醇等含活泼氢的有机物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 D.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低 【考点】 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专题】 压轴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 由电解池的总反应来确定充放电时的电极反应,由于单质锂较活泼,易与羧酸以及醇反应而变质,电解质不能含有羧酸和醇. 【解答】 解: A、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和阴极相连,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故 A错误; B、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CoO2+Li++e﹣ =LiCoO2,故 B正确; C、由 于单质锂较活泼,易与醇以及羧酸类物质反应而变质,电解质不能含有醇和羧酸,故C错误. D、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高,故 D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锂电池的组成好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锂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注意从总电池反应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 11. 500mL KNO3和 Cu( NO3) 2的混合溶液中 c( NO3﹣ ) =•L﹣ 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 (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混合溶液 中 c( K+)为 2 mol•L﹣ 1 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 2 mol电子 C.电解得到的 Cu的物质的量为 mol D.电解后溶液中 c( H+)为 2 mol•L﹣ 1 【考点】 电解原理. 【分析】 电解硝酸钾和硝酸铜混合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阴极上先铜离子放电生成铜单质,当铜离子完全析出时,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计算铜的物质的量,再结合电荷守恒计算钾离子的浓度,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电解硝酸钾和硝酸铜混合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阴极上先铜离子放电生成铜单质,当 铜离子完全析出时,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气体的物质的量= =1mol; 每生成 1mol氧气转移 4mol电子,每生成 1mol氢气转移 2mol电子,每生成 1mol铜转移 2mol电子, 所以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铜的物质的量 = =1mol, 则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 =2mol/L, 根据电荷守恒得钾离子浓度 =6mol•L﹣ 1﹣ 2mol/L2=2mol/L , A.根据分析知,原混合溶液中 c( K+)为 2 mol•L﹣ 1,故 A正确; B.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1mol4=4mol ,故 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知,铜的物质的量为 1mol,故 C错误; D.当电解硝酸铜时溶液中生成氢离子,当电解硝酸钾溶液时,实际上是电解水,所以电解后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氧气的 4倍,为 1mol4=4mol ,则氢离子浓度 = =8mol/L,故 D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明确离子放电顺序是解本题关键,结合转移电子守恒、电荷守恒来分析解答,难度中等. 12.已知在常温下,将 NaOH溶液和一元酸 HA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 pH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c( NaOH) /mol•L﹣ 1 c( HA) /mol•L﹣ 1 混合溶液的 pH 甲 pH=a 乙 pH=9 丙 c1 pH=7 丁 pH< 7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乙组混合溶液中 c( OH﹣ )﹣ c( HA) =10﹣ 9mol•L﹣ 1 B. c1< C. a> 9 D.在丁组混合液中 c( Na+)> c( A﹣ )> c( H+)> c( OH﹣ ) 【考点】 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 ph 的计算. 【分析】 由表中乙组数据可知,一元酸 HA和 NaOH溶液等体积、等浓度混合,二 者恰好反应,溶液为 NaA溶液,溶液 pH=9,呈碱性,故 HA 为弱酸, A. pH=9NaA溶液中 c( H+) =10﹣ 9mol/L,溶液中氢氧根来源与水的电离与 A﹣ 的水解. B.一元酸 HA和 NaOH溶液等体积、等浓度混合,二者恰好反应时溶液 pH=9,丙组溶液呈中性,则酸应过量些; C. A、由表中甲组数据可知,一元酸 HA和 NaOH溶液等体积、等浓度混合,二者恰好反应,NaA溶液浓度为乙组 NaA溶液浓度的一半,浓度对溶液的碱性影响大于电离程度; D.溶液 pH< 7,则 c( OH﹣ )< c( H+),再结合溶液呈电中性判断. 【 解答】 解:根据乙组数据可知,一元酸 HA和 NaOH溶液等体积、等浓度混合,二者恰好反应,溶液为 NaA溶液,溶液 pH=9,呈碱性,故 HA 为弱酸, A. pH=9的 NaA溶液中 c( H+) =10﹣ 9mol/L,氢氧根来源与水的电离与 A﹣ 的水解,水每电离产生 1个氢离子同时产生 1个氢氧根离子, A﹣ 水解,生成 1个 HA分子同时生成 1个氢氧根离子,所以溶液中 c( OH﹣ ) =c( AH) +c( H+),故混合液中 c( OH﹣ )﹣ c( HA) =10﹣ 9mol/L,故 A正确; B.一元酸 HA和 NaOH溶液等体积、等浓度混合,二者恰好反应,溶液 pH=9,由表中数据可知丙组溶液呈中性,酸 HA应过量些,故 c1> ,故 B错误; C.由表中甲组数据可知,一元酸 HA和 NaOH溶液等体积、等浓度混合,二者恰好反应, NaA溶液浓度为乙组 NaA溶液浓度的一半,浓度对溶液的碱性影响大于电离程度,碱性比乙组的碱性弱,则 pH< 9,即: a< 9,故 C错误; D.溶液呈电中性,一定存在 c( OH﹣ ) +c( A﹣ ) =c( Na+) +c( H+),溶液 pH< 7,则 c( OH﹣ )< c( H+),所以 c( A﹣ )> c( Na+),故 D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离子 浓度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根据表中数据正确判断 HA为弱酸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方法,能够根据盐的水解原理、电荷守恒等知识正确判断各离子浓度大小. 13.常温下,向 10mL •L﹣ 1的 HCl溶液中逐滴加入 •L﹣ 1的 NH3•H2O溶液,其 pH逐渐增大,图中 a, b, c三点的 pH为实验所测得.下列有关说法中一定。湖南省长沙市20xx-20xx学年高二化学12月考试试题含解析
相关推荐
2、因此攻放时要考虑是否提前。 早熟品种末次秋梢在 8 月下旬抽出,中熟品种在 9 月中旬,迟熟品种(包括妃子笑)在 9 月下旬上旬。 原则上是:低温来得早的地方要早放梢,低温来得迟的地方可适当推迟放梢。 秋梢抽发是否正常,与水分供应有很大关系,许多果园由于没有水而不能正常攻放秋梢,严重时抽不出秋梢。 3、龙眼管理主要是保果防裂和防治病虫害。 许多龙眼品种在七月份正处于果大期,需要大量的水分
.①③ C.②④ D.③④。 从最早的“压祟钱”,到后来的“压惊钱”,再到现在的“压岁钱”,虽然每个时期 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但它所包含的美好祝福是亘古不变的。 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③传统习俗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文化总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当水媳身体片断再生时,它们使用绳状蛋白质纤维一一细胞骨架,重新排列细胞。
2、件的最好采用软带喷水。 当遇到暴雨时,要及时排水,防止积水。 二、改良土壤及时进行培土,土层不宜太厚,一般 35 厘米。 应及时清除田园杂草,减少病虫传播和肥料消耗。 由于番木瓜对除草剂非常敏感,必须在阴天无风时喷施,而且不能直接喷到木瓜,尽可能不要使用除草剂。 三、病虫防治8 月份,红蜘蛛盛行,要及时喷杀,药剂可用阿维菌素等杀虫杀螨剂。 环斑花叶病:加强技术管理,改进栽培管理措施
2、)深翻压青的最佳季节,可结合挖沟施重肥施下,以利更新根系。 具体做法:幼龄柑桔园可在树冠滴水线外开长宽深403080 厘米的环状沟放入 20斤绿肥,、复合肥 斤,再加入猪牛肥栏或麸肥等有机肥,同时加入石灰 斤,与泥土拌匀后回坑,以填满重肥坑,高出坑面厘米。 三、改良土壤,幼龄果树播种冬季绿肥华南红黄壤柑桔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种植绿肥是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来源,以园养园
2、在着果部位上端 23 个芽眼处短截;(3)落花落果枝群,在前一年的春梢或夏梢部位交界处短截,保留春梢或夏梢段;(4)直立或斜生 7 片叶以上的春梢,在 57 片叶处短截;(5)结果多的树,对 5 片叶以上的独头果,在 45 片叶处短截;(6)超树冠的霸王枝,一般在离树冠外围算起以内一市尺左右着生小枝条上端短截,对并每条小枝适当短截;(7)病虫枝,在为害部以下带 12 片青叶剪去,并集中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