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20xx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模考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H 2O,1mol氢氧化钠消耗 1mol盐酸,再发生反应 CO32﹣ +2H+→CO 2↑+H 2O,将两个方程式相加得: OH﹣ +CO32﹣ +3H+→CO2↑+2H 2O,故 D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稀盐酸与 NaOH和 Na2CO3反应的先后顺序以及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X、 Y、 Z、 W均为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X Y Z W A.原子半径: Z> W> X B.若 Z的最高价氧化物与 Y的气态氢化物溶液混合后有气体放出,则 W的气态氢化物不稳定 C.若 Y、 W的质子数之和为 23,则 Z能形成碱性氧化物 D.若 X能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则 W单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有漂白性 【考点】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 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B.若 Z的最高价氧化物与 Y的气态氢化物溶液混合后有气体放出,则 Z为 Si、 Y为 F元素,W为 S元素; C.令 Y的质子数为 a,则 W质子数为 a+7, Y、 W的质子数之和为 23,则 a+a+7=23,故 a=8,则 Y为 O元素, W为 P元素, Z为 Al; D.若 X能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则 X为 O元素, W为 Cl. 【解答】 解: 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 Z> W> X,故 A正确; B.若 Z的最高价氧化物与 Y的气态氢化物溶液混合后有气体放出,则 Z为 Si、 Y为 F元素,W为 S元素, W的气态氢化物为硫化氢,硫化氢不稳定,故 B正确; C.令 Y的质子数为 a,则 W质子数为 a+7, Y、 W的质子数之和为 23,则 a+a+7=23,故 a=8,则 Y为 O元素, W为 P元素, Z为 Al, Z的氧化物为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故 C错误; D.若 X能形成两种常见的液 态化合物,则 X为 O元素, W为 Cl, W的单质为氯气,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有漂白性,故 D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属于开放性题目, B选项为易错点,在中学中基本不涉及,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 9.向一定量的 Fe、 FeO、 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 100mL 1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 224mL( S. T. P)的气体.所得溶液中加入 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 B. % C. % D.无法计算 【考点】 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专题】 守恒法. 【分析】 Fe. FeO. Fe2O3 的混合物中加入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生成了铁的氯化物,因加入 KSCN 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说明只生成氯化亚铁,根据氯元素守恒可知道氯化亚铁的量,进而求得铁元素的质量,根据 HCl的物质的量可结合氢气的物质的量可计算 O的质量,进而可计算 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用盐酸溶解后,得到的产物加 KSCN 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说明得到的产物是氯化亚铁,即混合物中的铁元素全在氯化亚铁中, 盐酸的物质的量为: 1mol. L﹣ 1= , 根据氯元素守恒,则 n( Fe) =n( FeCl2) = n ( HCl) =, m( Fe) =56g/mol= , 根据 H元素守恒,有 2HCl H2O, 2HCl H2, n( H2) = =,消耗 , 则与氧化物反应的 HCl的物质的量为 ﹣ =, 所以氧化物中含有 n( O) = =, m( O) =16g/mol= , 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关铁元素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采用原子守恒或得失电子守恒可简化计算. 10.在 100mL密度为 ,加入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金属完全溶解(假设还原产物只有 NO),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 3mo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是( ) A.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 NO气体的体积为 (标准状况) B.当生成沉淀的量最多时,消耗 NaOH溶液体积最小为 100mL C.原稀硝酸的物 质的量浓度一定为 4mol/L D.参加反应金属总质量( m)为 > m> 【考点】 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发生反应方程式为: 3Mg+8HNO3(稀) =3Mg( NO3) 2+2NO↑+4H 2O、 3Cu+8HNO3(稀)=3Cu( NO3) 2+2NO↑+4H 2O,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3mo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发生反应为: Mg( NO3) 2+2NaOH=Mg( OH) 2↓+2NaNO Cu( NO3) 2+2NaOH=Cu( OH) 2↓+2 NaNO3,沉淀为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 ,则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含有氢氧根的质量为,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 =,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镁和铜的总的物质的量为: =,据此对各选项进行计算和判断. 【解答】 解:将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 HNO3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原产物只有 NO),发生反应: 3Mg+8HNO3(稀) =3Mg( NO3) 2+2NO↑+4H 2O; 3Cu+8HNO3(稀)=3Cu( NO3) 2+2NO↑+4H 2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3mo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发生反应: Mg( NO3) 2+2NaOH=Mg( OH) 2↓+2NaNO 3; Cu( NO3) 2+2NaOH=Cu( OH) 2↓+2NaNO 3,沉淀为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 ,则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含有氢氧根的质量为 ,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 ,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镁和铜的总的物质的量为: =, A.镁和铜的总的物质的量为 ,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生成的 NO 物质的量 为 =,标准状况下生成 NO的体积为: ,故 A正确; B.若硝酸无剩余,则参加反应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等于 ,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硝酸若有剩余,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大于 100mL,故 B正确; C.根据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 n 反应 ( HNO3) = n(金属) = =,硝酸有可能有剩余,故 C错误; D.镁和铜的总的物质的量为 ,假定全为镁,质量为 24g/mol= ,若全为铜,质量为 64g/mol= ,所以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 m)为 > m> ,故 D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反应的计算、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发生反应原理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电子守恒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方法,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11.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质量的某浓度的 NaCl溶液,一段时间后停止 电解.此时若加入%的浓盐酸,所得溶液正好与原溶液完全相同,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 ) A. 6mol B. 7mol C. 8mol D. 9mol 【考点】 电解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电解反应为: 2NaCl+2H2O H2↑+Cl 2↑+2NaOH , 如果纯粹电解 NaCl,那么应该补充纯粹的 HCl气体即可,而现在加入的是 %的浓盐酸,其中含 HCl为 =1mol,含水为 =, 由此知还应该有水的电解,即 2H2O 2H2↑+O 2↑ . 【解答 】 解:电解反应为: 2NaCl+2H2O H2↑+Cl 2↑+2NaOH , 如果纯粹电解 NaCl,那么应该补充纯粹的 HCl气体即可,而现在加入的是 %的浓盐酸,其中含 HCl为 =1mol,含水为 =, 由此知还应该有水的电解,即 2H2O 2H2↑+O 2↑ ; 1molCl转移 1mol电子, 1molH2O转移 2mol电子,电解过程中有 1molNaCl被电解转移电子 1mol, 1molH2O转移 2mol电子, 水被电解转移电子 2=7mol , 转移电子的总数是 11+ 2=8mol ;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题目难度较大,做题时注意加入 %的浓盐酸,所得溶液正好与原溶液完全相同,说明电解了 HCl和水,为该题的关键之处. 12.用惰性电极电解 ,当在电路中通过 ,调换正负极,电路中又通过了 ,此时溶液 pH值为(假设溶液体积不变)是( ) A. 1 B. 2 C. 3 D.无法确定 【考点】 pH的简单计算. 【分析】 调换正负极前后电极反应式如下:调换前:阴极: Ag+放电生成 Ag,阳 极发生氧化反应 4OH﹣ ﹣ 4e﹣ ═2H 2O+O2↑ , 调换后:阳极: 4Ag﹣ 4e﹣ =4Ag+(先), 4OH﹣ ﹣ 4e﹣ =2H2O+O2↑ (后);阴极: 4Ag++4e﹣ ═4Ag , 故电路中转移的 ,只有 OH﹣ 放电产生,即消耗的 n( OH﹣ ) =,生成 n( Ag) =,亦即溶液中积累的 n( H+) = mol,调换正负极,电路中又通过了,生成 n( Ag) =,同时反应掉 ,亦即溶液中积累的 n( H+) = mol, 据此求算出 c( H+) = mol,以此计算溶液的 PH. 【解答】 解: ( Ag+) =1mol,调换正负极前后电极反应式如下:调换前:阳极: 4OH﹣ ﹣ 4e﹣ =2H2O+O2↑ ;阴极: 4Ag++4e﹣ ═4Ag , 用惰性电极电解 ,分别是 Ag+和 OH﹣ 放电,通过 ﹣ ,那么+放电,生成 ,同时 4OH﹣ ﹣ 4e﹣ =2H2O+O2↑ ,反应 0. molOH﹣ ,得到 +, 调换后:阳极: 4Ag﹣ 4e﹣ =4Ag+(先), 4OH﹣ ﹣ 4e﹣ =2H2O+O2↑ (后);阴极: 4Ag++4e﹣ ═4Ag , 调换正负极,那么通电前的 ﹣ ,恰好是电镀银的过程,也就是第一个过程的银又溶解,在另一电极变为银,消耗 ﹣ ,剩余 ﹣ ,反应掉 ,还得到 +,故电路中转移的 ,所以总共得到 +,浓度为=, PH=﹣ lg( H+) =1.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分析调换正负极前后电极反应的变化,为解答 该题的关键. 13.利用图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或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 选项 ① ② ③ ④ 实验目的或结论 装置 A 浓盐酸 MnO2 干燥红色布条 NaOH溶液 干燥布条不褪色 B 稀硝酸 铜粉 空气 NaOH溶液 制备收集NO C 浓硫酸 木炭 品红溶液 NaOH溶液 浓硫酸具有氧化性 D 浓氨水 NaOH固体 空气 水 制备收集氨气 A. A B. B C. C D. D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专题】 实验评价题. 【分析】 A.反应生成的氯气中有水 ; B.反应生成的 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C.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硫可使品红褪色; D.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发生倒吸. 【解答】 解: A.反应生成的氯气中有水,则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结论不合理,故 A错误; B.反应生成的 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图中装置不能制备 NO,故 B错误; C.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硫可使品红褪色, 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浓硫酸具有氧化性,故 C正确; D.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发生倒吸,图中收集方法不合理,且倒吸,故 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 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气体的制备、收集,物质的分离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操作要点,结合物质的性质综合考虑,题目难度中等. 14.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 ) A.图 1表示在含等物质的量 NaOH、 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L﹣ 1盐酸至过量时,产生气体的体积与消耗盐酸的关系 B.图 2表示 Cl2通入 SO2溶液中 pH 的变化 C.图 3表示 10 mL mol•L﹣ 1KMnO4 酸性溶液与过量的 mol•L﹣ 1 H2C2O4溶液混合时,n( Mn2+) 随时间的变化( 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D.图 4表示已达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在 t0时改变某一条件后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则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 【考点】 物质的量或。湖南省益阳市20xx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模考试卷含解析
相关推荐
2、亩产量 45005000 千克,种子千粒重。 低温弱光条件下,生长势强,一般没有畸形果,商品性极佳,抗病力强,对低温高湿条件下发生的各种病害有较强的抗性。 适宜大棚、拱棚、日光温室、露地早熟等多种形式栽培。 二、栽培要点(1)适期播种,培育壮苗。 春秋两季均可栽培,但以春季栽培为主。 10 月中旬至翌年 2 月均可播种。 河南日光温室栽培于 10 月中下旬播种,翌年元月上旬分苗,2
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3.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 “轻拢 ”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 “大弦 ”“小弦 ”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 “如急雨 ”“如私语
.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CuSO4═AlSO 4+Cu B.用硫酸铝溶液、氯化铜溶液、单质铁三种物质可探究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C.铝制品具有抗腐蚀性,是因为铝制器品表面可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D.我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 【答案】 A 12.如图所示,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 ) A B C D 锥形 瓶 MnO2 Zn H2O HCl气体
是 ①各职能部门按《行政许可法》规定,继续推进审批方式改革 ②市城市规划局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市民广场绿色工程建设 ③各政府部门积极履行职责,不断强化自身市场竞争主体角色 ④市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共商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 2017年永州市“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们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围绕大局,讲求实效,畅所欲言,集思广益
2、马林 40水 2于床土上,覆膜消毒 4是定植前用 65%甲霉灵超微可湿性粉剂(下简称甲霉灵)或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速克灵)1000 倍液喷洒幼苗,使幼苗带药移植,高垄或半高垄栽培,并覆盖地膜;三是浇水要选晴天早上进行。 浇水前喷甲霉灵或速克灵,浇水后闭棚,使温度达 35氏度,闷棚 1h 后放风排湿。 清洁田间,及时清除田内的败花、病果、病叶,并将其带出室外深埋或烧毁。 科学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