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芽的类型内容摘要:

2、。 着生在枣头顶端的主芽,具有针刺状鳞片。 在冬前已分化出主雏梢和副雏梢,翌春萌发时,由主芽分化的主雏梢萌发力强,并能继续 2 次分化新的副雏梢。 萌发后的主雏梢长成枣头的主轴;冬前分化的副雏梢,多半长成脱落性枝条;而 2 次分化的副雏梢,长成永久性 2 次枝。 在幼龄枣树上,枣头可连续单轴生长 78 年以上,将构成枣树的主干,只有当生长衰退时,其顶芽才形成结果母枝,即枣股。 主芽发育不良时呈潜伏状,可在枣股衰老后遭受刺激而萌发形成分歧枣股,枣区群众称这种枝条为鸡爪子,长势较弱,结实力也差;枣股上也可抽生枣头,但一般长势较弱,利用价值不高。 侧生于枣头上的主芽,当年分化迟缓,鳞片也不是针刺状,通常多不萌发 3、,即或萌发,抽枝也不良,只有当枣树生长缓慢时,才会萌发形成枣股。 位于枣股顶端的主芽,通常认为不萌发,但实际上是生长很弱,年生长量只有12 毫米,只有受到刺激时,才能萌发成枣头;枣股的侧生主芽,多呈潜伏状态而不萌发,当枣股衰老时,侧生主芽才会萌发形成枣股。 (2)副芽侧生于主芽的左或右上方,在形成的当年即可萌发。 枣头 1 次枝基部和 2 次枝上的副芽,萌发后形成枣吊;枣头 1 次枝中、上部的副芽,萌发后形成永久性 2 次枝,其上的主芽第 2 年春天萌发后,形成新的枣股。 1 次枝上的主芽,第 2 年多不萌发。 枣股上的副芽,萌发后形成枣吊,开花结果,是主要的结果性枝条。 枣树的主芽萌发后,形成枣头和枣股 4、;枣树的副芽萌发后,形成 2 次枝和枣吊。 枣的花和花序,也是由副芽分化而成的。 (3)枝芽的相互转化枣树的芽是由主、副两种芽组成的一个主雏梢和几个复雏梢的复芽(也称芽组)。 着生在枣头和枣股的顶端或枣头 2 次枝腋间的芽,都是主芽。 而枣头和枣股这两种枝,都是由主芽萌发形成的,只是由于各自生长势的强弱不同,所以,萌发后在形态上有所差异,其功能也不一样。 枣头是构成树冠骨架,扩大结果面积;枣股则抽生枣吊,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开花结果。 但枣股和枣头之间,如因受到刺激或营养条件改变,使其生长势发生变化后,也可使抽生的枝条类型发生变化,如枣股受到刺激,可以抽生枣头。 而结果基枝(二次枝)和枣吊,均是由副芽萌发形成的,大多数是由冬前分化的副雏梢所决定。 有时副芽也能萌发形成 2 次枝和枣吊之间的过渡性枝,如分枝枣吊和半木质化的 2 次枝等,但这些由副芽萌发的枝条,则不能转化,也不易改变其萌发数量。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