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20xx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量和物体的速度是决定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性质; ( 3)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 4)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解答】 解: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排球运动员扣球,对球施加了力的作用,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故 A正确; B、当用力紧蹬几下脚踏板后,自行车的速度增大,因此自行车的动能就会增大,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动 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不是为了增大自行车的惯性,故 B错误; 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受到的支持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所以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C错误; D、在月球上,重力相当于地球的六分之一,不同方向的拉力可以通过弹簧测力计测得,故D错误. 故选 A. 【点评】 此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惯性的存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弹簧测力计功能,属于综合性题目. 8.电动车已成为短 途交通的常用工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平道路上减速行驶时,电动车的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B.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相对电动车是 运动的 C.轮胎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D.电动车紧急刹车时驾驶员的上身向后仰 【分析】 (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位置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和; (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 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 3)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 糙程度有关,增大摩擦力从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考虑; ( 4)正在驾驶电动车的驾驶员,紧急刹车时,人的下半身随着车运动停止,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仰. 【解答】 解: A、在水平道路上减速行驶时,由于质量不变,所以电动车的动能减小,电动车的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变小,故 A错误; B、电动车行驶过程中,以电动车为参照物,驾驶员相对于电动车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驾驶员相当于电动车是静止的,故 B错误; C、轮胎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 C正确; D、 正在驾驶电动车的驾驶员,紧急刹车时,人的下半身随着车运动停止,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倾,故 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动能和势能的变化、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及增大摩擦力的丰富,知识点较多,属于中等题. 9.小明家记录 5月初电能表示数为 ,电能表的部分示数及 6月初的示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电功率的仪表 B.此电能表适用于电流方向一秒钟改变 50 次的交流电路 C.小明家 5月初至 6月初消耗的电能是 105kW•h D.若电能表转盘在 10min内转过 250转,则用电器的总功率为 1kW 【分析】 ( 1)电能表是用于测量电能的仪表; ( 2)交流电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需要的时间叫周期,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频率; ( 3)读出 5月和 6月份电能表的示数,而后计算出电能多少即可; ( 4) 2500R/kW•h表示每消耗 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 2500转,据此求出 10min内消耗的电能,再根据 P= 求出该电能表上用电器的总功率.频率为 50Hz的交变电流,周期T=,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改变 2次,所以在 1s时间内电流 方向改变 100次, 【解答】 解: A、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故 A错误; B、频率为 50Hz的交变电流,周期 T=,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改变 2次,所以在 1s时间内电流方向改变 100次,故 B错误; C、 6月初的示数 •h, 5月初,小明家中的电能表示数 •h,故小明家 5月初至 6月初消耗的电能是 W=﹣ =105kW•h,故 C正确; D、电能表的转盘转 250转消耗的电能为: W= kW•h=•h, 该电能表上用电器的功率: P= = =,故 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能表的作用和消耗电能的计算,关键是电能表参数含义的理解与掌握. 10.某班同学在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 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μ 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4cm B.当 μ=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 μ=5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3cm处移动到 8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分析】 ( 1)要解决此题,首先要通过图象分析出该凸透镜的焦距. ( 2)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3)成实像时:物像异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若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解答】 解: A、由图知,当物距为 4cm时,像距也为 4cm,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等于 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与物距相等. 所以 2f=4cm,则 f=2cm.故 A错误; B、 f=2cm, 2f=4cm,当 u=,物距处于 f和 2f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当物距 u=5cm时,物距大于 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故 C错误;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3cm处移到 8cm处的过程中,物距逐渐增大,所以成的像逐渐减小,故 D正确. 故选 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要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搞清像的特点及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关系.解决此题的关键是通过图象确定凸透镜的焦距. 二、填空题(共 6小题,每空 2分,满分 24 分) 11.德国物理学家 欧姆 总结出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为了纪念他,人们将他的名字命名为 电阻 的单位. 【分析】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先通过实验归纳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即:欧姆定律;电阻的单位是欧姆. 【解答】 解: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先通过实验归纳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即:欧姆定律; 为了纪念他作出的杰出贡献,人们将他的名字命名为电阻的单位; 故答案为:欧姆;电阻.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学史的掌握和运用,基础性题目. 12.在珠穆朗玛峰上, 水沸腾的温度只有 72℃ ,是因为高山上的 气压 低,所以水的沸点 低 (填 “ 高 ” 或 “ 低 ” ) 【分析】 根据海拔和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解答】 解:珠穆朗玛峰海拔高,气压低,根据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可知,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 故答案为:气压,低. 【点评】 考查了影响气压的因素,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比较简单. 13.如图是手摇节能 LED手电筒,它可在无电的情况时手摇发电,是一款永远有电、无需更换灯泡的手电筒.手摇发电时利用了 电磁感应 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 电 能. 【分析】 ( 1)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 2)电磁感应现象将导体运动的机械能转化为了电能; 【解答】 解:摇动手电筒,手电筒中的线圈就会做切割磁感应运动,从而产生电流,使灯泡发光,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将线圈运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故答案为:电磁感应;电. 【点评】 学习物理要善于利用物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根据生活中现象的特征联想所学知识点,学以致用是中考的热点方向. 14.据新华社 5月 22日点, “ 蛟龙 ” 号载人潜水器 22日成功 完成在雅浦海沟的最后一次科学应用下潜,最大下潜深度达 6580m.潜水器在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压强 变大 (选填“ 变小 ” 、 “ 变大 ” 或 “ 不变 ” ),当下潜至最深处时所受到的海水压强是 107 Pa,海水的密度约为 10 3kg/m3, g=10N/kg. 【分析】 潜水器在水面下不断下潜的过程中,所处深度变大,水的密度不变,利用液体压强公式 p=ρ 液 gh分析计算. 【解答】 解:潜水器在水面下不断下潜的过程中,所处深度变大,水的密度 ρ 不变, 根据 p=ρgh 可知受到的水的压强变大; 则最深处时所受到的海水压强 : p=ρgh=10 3kg/m310N/kg6580m=10 7Pa; 故答案为:变大; 10 7. 【点评。湖南省娄底市20xx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湖南省岳阳县20xx届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数学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是定义在 R上的以 5为周期的奇函数, 且 ( 3 ) 0 ( 3 ) 0 , ( 0) 0 , ( 8 ) 0 ( 2) 0 , ( 5 ) 0 ( 7 ) 0f f f f f f f 11. 若 函数 21( ) 9 ln2f x x x在 区间 [ 1, 1]aa上单调递减,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A ) A、 12a B、
湖南省娄底市20xx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二模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 1)近年来,我国储氢碳纳米管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用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中常伴有大量碳纳米颗粒(杂质),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请完成并配平下述化学方程式: 口 C+口 K2Cr2O7+口 =口 CO2↑+口 K2SO4+口 Cr2(SO4)3+口 H2O ( 2)甲醇是一种新型燃料,甲醇燃料电池即将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生产。 工业上一般以 CO和 H2 为原料合 成甲醇
湖南省双峰县20xx-20xx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e( SCN) 3↓ 19.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某密闭容器中加入 molN2和 mol H2,充分反应后有的 N— H键数为 3NA B.标准状况下, L SO3含有的原子数为 NA C. 71 g氯气与足量铁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D. NA个 Fe3+完全水解可以得到 NA个氢氧化铁胶体粒子 20.下列有关硫酸和硝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