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香蕉的叶斑病内容摘要:
2、扩大为中央灰色,具轮纹,周围深褐色的病斑,雨季病部交界坏死带转为灰白色,质脆,其上有小黑点。 病原及传染途径病原为香蕉双孢菌。 病菌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在叶片潮湿时感染叶片,在叶片抗性差时发病,高温高湿季节发病多。 (3)煤纹病病征病斑多发生在中下层叶片边缘,近圆形暗褐色,斑面轮纹较明显,故也称轮纹病,病斑有暗褐色霉。 病原及传染途径病原为香蕉小窦氏菌,叶片背面的分生孢子靠风雨传播,感染叶片。 (4)叶瘟病病征发生于薄膜大棚中的组培苗,初期为锈红色的小点(1 毫米左右),随后扩展为中央浅褐色边缘绣红色,呈梭形,轮纹明显,潮湿时病斑产生霉状物。 病原及传染途径病原为香蕉灰犁孢菌。 在潮湿环境下产生大量分生孢 3、子,靠气流传播。 (5)防治方法合理密植,合理留芽,经常清园,圈蕉,销毁病叶、干叶,保持园地清洁,通风透气,减少病原来源及传播机会;增施钾肥、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化学防治生长旺季(4)每 20 天喷药一次,抽蕾后植株适当加密至 15 天左右一次,目前较有效的药剂有 25%敌力脱乳油 1500 倍液,50%多菌灵加 80%代森锰锌 800 倍液,40%灭病威 4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 蕉斑灵 1500 倍液,氧氯化铜 600 倍液,可杀得 1000液,广东省农科院农化中心新配制的蕉斑脱 1200液。 喷药时要喷叶面及叶背,并加入少量洗洁精、洗衣粉,加强药剂黏附效果。 对叶瘟病可采用促苗快长,通光透光,结合化学防治。 施复合肥提高小苗抗病力,合理通风,降低温度,加强光照,减少病害发生。 药剂防治可喷氧氯化铜、可杀得 2000 倍,克瘟灵、三环唑 1000液,多菌灵 800 倍液等防治,对较严重的小苗应清理出苗棚,减少病源。 专利查询。怎样防治香蕉的叶斑病
相关推荐
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 传统文化要不断注入时代精神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20. 我国农历是一种 “ 阴阳合历 ”, 是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动制定的 , 但它不能完全反映太 阳运行周期。 而我国古代农业生产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 , 所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太阳在黄道 (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 )上的 位置 ,确定了反应时令、 气候 、 物候等方面 变化的 “二十四
2、浓绿、叶片细长的比叶色浅、叶圆而大的品种抗病;果实长而尖的线椒、羊角椒比牛角椒、灯笼椒抗病。 尖椒中,川椒公司选育的抗病一号、干椒一号、干椒二号、晚抗二号、a 特早等对病毒病抗性强;泡椒中,川椒 b 特早、大果 b 特早、丰优 b 特早、秋延一号、秋延二号、晚抗一号等,对病毒病抗性强。 2、种子消毒。 种子先用清水浸 4 小时,再放入 10%磷酸三钠加 200 倍的多菌灵药液中浸 20
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B.改变策略,建立多极世界 C.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23.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 1919到 2020年的世界》中说“ (20世纪) 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 80 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 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 ”这场“求变之风”最终 A.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③ 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④ 文化产业发展能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5. 巴陵戏新编历史剧《远在江湖》通过滕子京当政岳州府后除弊兴利的一系列举措,以现代 人思想感情为观照,着力塑造了一个有“家国情怀”、“天下担当”的勤政爱民的“公仆”形 象。 剧中所塑造人物滕子京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也让更多的观众通过这部作品了解了巴 陵戏。
2、施沼液 100 公斤。 树势弱且沼肥不足时,应补施化肥。 3、采后肥:早熟品种在采果后施,中迟熟品种在采果前施,用量占全年施肥总量的 25%,每株施沼渣 25 公斤或施沼液 50 公斤。 6 年以上成年柑桔树,沼肥与化肥要同时施用,以春梢肥和采后肥为重点,每株每次施沼渣 25 公斤或施沼液50 公斤,适当辅施化肥。 沼肥种柑桔,沼液采用根部挖沟浅施,沼渣采用根部开沟深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