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果园生草内容摘要:

2、减少了化肥的施入,提高果品质量和档次,同时也提高产量,减少大小年现象。 三是改善了果园生态条件。 由于绿化作物对土壤性状的改良,土壤中水、肥、气、热协调,增加了果园湿度,调节了果园小气候,自然条件更加适合害虫的天敌繁衍,从而增加了天敌数量,提高了生物防治能力。 土壤有污染时,生草可以缓解、降解污染,增加果树抗病虫和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可蓄水保墒,提高果园抗旱能力。 据测定,三年生草果园 25 厘米土层含水量可提高 17%,10 厘米土层含水量可提高 夏季地表温度可降低 57,冬季地表温度可增加 13。 五是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 果园生草抑制了杂草生长,成坪后无须人工除草和用除草剂,因此减少了除草 3、用工。 果园生草对草种的选择有要求。 一般选择能固氮培肥,根系不能太深,植株不能高于 6080 厘米,耐旱、耐践踏,不影响其他果园管理,不能与果树有共同的病虫害,能抑制杂草生长,草层细软致密,草层在土壤中易腐解的草种。 如白三叶、苜蓿、草木犀、黑麦草等豆科、禾本科植物。 一般的果园采用行间生草法,一种或两种草混种。 播种时间春秋均可,春季45 月播,以条播为好,秋季 89 月播,以撒播为好。 还要根据草种特点选择播种方式,如白三叶适宜条播,易成坪。 播种时首先要细致整地,然后灌水,待墒情适宜时播种。 条播以白三叶为例,开沟 米左右深,行距 1525 厘米,撒种后覆土;撒播即在均匀撒种后覆一层干土。 还可先育苗,后移栽。 出苗后,要及时除去杂草,以免影响生草生长。 另外,根据墒情及时灌水,并施少量氮肥。 缺苗时及时补苗。 生草刈割要看生长情况。 一般一个生长季割 24次。 当草长到 30 厘米以上时进行刈割,留茬 10 厘米左右。 割后将草覆于树盘。 秋季长起来的草不再刈割,冬季留茬覆盖。 一般刈割后要灌水,或随果树一起进行肥水管理。 苗期每亩施尿素 45 公斤,以后据土壤情况追施氮肥,并灌水。 注意苗期放任不管会难以成坪。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