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20xx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济集团化的发展 C.两极格局的解体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答案】 D 【解析】 【考点定位】 人教版九年级下•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 4小题,共 26 分,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13.( 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中华苏 维埃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发表 宣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 ”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赵一曼等人到东北,加强对抗日武装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巴彦、南满、东满等抗日游击队,粉碎了日寇的“春季大扫荡”和“秋季大扫荡”。 1936 年,中国共产党组建东北抗日联军,抗联在白山黑水间英勇抗击日寇。 材料二 七七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毛泽东指出:“历史的车轮将经过这个统一战线,把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上去。 ”“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 定的作用。 ”国民党左派领袖宋庆龄说:“中共宣言和蒋委员长谈话都郑重指出两党精诚团结的必要。 我听到这消息,感动得几乎要下泪。 ”当时,《大公报》 载文说:“目前举国一致准备拼死自卫的精神,真不是前几年所能想像的。 只凭这种精神,即可保证我民族绝不致衰亡。 ”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具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 2 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进入到什么新阶段。 ( 2 分)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是什么。 ( 2 分) 【答案】( 1)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斗争开始;标志着中 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牵制了大量日本侵略军;鼓舞了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等。 ( 2 分,回 答 1点可得 2分。 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 2)进入到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新阶段;由局部抗战进入到全国性抗战;进入到国共两党和各抗日阶级、阶层联合抗战 新阶段等。 ( 2 分,回答 1点可得 2分。 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抗战精神: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中国人民追求自由、爱好和平的精神;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精神;中国人民不畏强敌、愈挫愈奋的精神等。 ( 2 分,回答 1点可得 2分。 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的认识。 依据材料一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巴彦、南满、东满等抗日游击队,粉碎了日寇的“春季大扫荡”和“秋季大扫荡”。 1936 年, 中国共产党组建东北抗日联军,抗联在白山黑水间英勇抗击日寇。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牵制了大量日本侵略军;鼓舞了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血肉筑长城 14.( 7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7 年,我国就业的职工(主要指在工厂、学校、医院等单位工作的劳动者)人数达到 3205万人,比 1949年 增加 1570余万人,增长率约为 206%;同年,全国就业的女职工人数达到 328. 6 万人,比 1949 年增加 268 万人,增长率约为 546%。 材料二 1984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通讯》首次使用了“农民工”一词。 1985 年以前,农民工主要被乡镇企业吸纳,呈现“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流动方式。 1985 年以后,农民工开始了跨地域流动,出现“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的流动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