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20xx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是分子作用力作用的结果,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8.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规范的是( ) A.控制灯泡的开关应接在火线上 B.在高压线附近的空地上放风筝 C.发现 有人触电后,立即用手把触电人拉离电源 D.家用电器外壳不用接地 【考点】 IV:安全用电原则. 【分析】( 1)开关应该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 ( 2)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 3)一旦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将导线挑开,使接触者尽快脱离电源; ( 4)对于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金属外壳一定接地,防止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 【解答】解: A、接灯时,火线首先接入开关,然后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进入灯泡的螺旋套.如果开关接在零线和灯泡之间,火线直接接在灯泡时,虽然断开开 关,但是火线和灯泡相连,触及灯泡会发生触电事故.所以开关要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断开开关,切断火线,触及灯泡时更安全.故 A正确; B、因为高压线上是高压,在下面放风筝时可能会发生高压电弧触电或跨步电压触电.故 B不正确; C、发现有人触电时,千万不能用手将触电人拉开,会使救人者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将导线挑开,使接触者尽快脱离电源.故 C不正确; D、将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当用电器漏电时,电流就通过地线,流入大地,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故 D不正确. 故选 A. 9.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 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30m B.整个 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2m/s C.物体在 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 0~ 5s时间内的速度比 10~ 20s内的速度大 【考点】 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6C: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在路程﹣﹣时间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而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由图象知, A、物体运动 15s对应的路程是 30m,所以 15s通过的路程是 30m.故 A正确; BCD、前 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20m,则速度为: v= = =4m/s,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5至 10s内物体静止; 而 10至 20s时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v= = =2m/s.所以在 20s的过程中物体做的变速直线运动.故 C错误;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 = =2m/s.故 B正确; 物体在 0~ 5s时间内的速度比 10~ 20s内的速度大.故 D正确. 故选 C. 10.质量分布均匀的 A、 B两个实心正方体( VA> VB),放置在盛水的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现将 A、 B捞起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比较 A、 B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A、 FB,和它们对水平 桌面的压强 pA、 pB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FA< FB, pA> pB B. FA> FB, PA< PB C. FA=FB, pA< PB D. FA> FB, pA> pB 【考点】 8S: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83:压强大小比较. 【分析】( 1)根据 A和 B的体积,根据 F 浮 =ρ 水 gV 排 比较出浮力的大小,根据漂浮和悬浮的条件比较出浮力的大小; ( 2)根据漂浮或悬浮得出 AB 的密度的关系,根据 p=ρhg ,判断出压强大小. 【解答】解: 由图知 VA 排 > VB 排 ,根据 F 浮 =ρ 水 gV 排 可知, FA> FB; 当将它们放入水中后,因为 A悬浮,所以 ρ A=ρ 水 ; 因为 B漂浮,所以 ρ B< ρ 水 , 所以 ρ A> ρ B; A、 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体积关系为 VA> VB,则 hA> hB, 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 = = =ρ 物 gh, 因为 ρ A> ρ B, hA> hB,所以 pA> pB,故 D正确, ABC错误. 故选 D. 二、解答题 11.随着校园环境的改造升级,塑胶跑道逐步铺进了校园,塑胶跑道表面比较粗糙可以 增大 (选填 “ 增大 ” 或 “ 减小 ” )摩擦力,新铺设的塑胶跑道由于 扩散 现象会散发出较浓的气味.气温越高时,分子运动越 剧烈 ,气味更浓. 【考点】 7I:增 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GW:扩散现象. 【分析】(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 2)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就越快. 【解答】解:塑胶跑道表面比较粗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新铺设的塑胶跑道由于扩散现象会散发出较浓的气味;气温越高时,分子运动越剧烈,气味更浓. 故答案为:增大;扩散;剧烈. 12. 2017年 5月 18日,我国宣布在南海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是一种固态晶体,在常温压下会迅速 升华 (填物态变化)为气态.它的热值约为 1010J/m3, 2m3的可燃冰完全燃烧后可放出 1010 J 的热量,若这些热量 60%被水吸收,可以将 4 104 kg的水从 0℃ 加热到 100℃ .( C 水 = 103J/( kg•℃ )) 【 考点】 GJ:燃料的热值; 1Q: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GG:热量的计算. 【分析】( 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吸热; ( 2)知道可燃冰的质量和 热值,根据 Q 放 =mq求出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计算,根据 η= 10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再根据 Q 吸 =cm( t﹣ t0)求出加热水的质量. 【解答】解:( 1)可燃冰在常温压下会迅速变为气态,此过程为升华过程; ( 2) 2m3的可燃冰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 放 =Vq=2m3 1010J/m3= 1010J, 由 η= 100%可得,水吸收的热量: Q 吸 =ηQ 放 =60% 1010J= 1010J, 由 Q 吸 =cm( t﹣ t0)可得,加热水的质量: m= = =4 104kg. 故答案为:升华; 1010; 4 104. 13.悠悠球是很多小朋友喜欢玩的一种玩具,如图所示,被甩出的悠悠球由于 惯性 会不停转动,但在玩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因为绳子与手指接触处有摩擦,通过 做功 的方式会使手指的温度升高,同时细线对手指的压强 较大 (选填 “ 较大 ” 或 “ 较小 ” ),可能会弄伤手指. 【考点】 6L:惯性; 83:压强大小比较; G9: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 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 2)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是等 效的. ( 3)根据压强公式 p= ,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解答】解:被甩出的悠悠球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 态,所以会不停转动; 因为绳子与手指接触处有摩擦,通过做功的方式会使手指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细线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定的,细线与手指的接触面积,即受力面积较小,根据 p= 可知,细线对手指的压强较大. 故答案为:惯性;做功;较大. 14. 2020 年底,国内共享单车悄然兴起,成为许多市民出行选择的交通工具,如图所示,用户通过手机扫描车身二维码即可开锁骑车,二维码在距手机镜头两倍焦距以 外 (选填“ 内 ” 或 “ 外 ” )成像,这种自行车有小型发电机给电子锁充电,发电机对的工作原理是 电磁感应现象 ;自行车上的红色尾灯不能自行发光,晚上却可以提醒司机注意,利用了光的 反射 ;下坡自由滑行时主要是 重力势 能转化为 动 能. 【考点】 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A6:光的反射; CS: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FU: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分析】( 1)凸透镜成像时,物距 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 2)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 ( 3)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光的反射,用互成直角的小平面镜,将自 行车后面汽车或摩托车发出射来的光再按照原路反射回去,这样后面的司机看到的就是白花花的一片,可以起到尾灯的作用. ( 4)动能的决定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的决定因素:质量和举高的高度.质量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