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xx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时间晚于 18 世纪 60 年代,此时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所以远洋运输业不可能迅猛发展。 在美国 1787 年宪法的讨论中,有人主张联邦政府享有最高权威,甚至试图在宪法中加入国会有权否决各州立法的条款。 有人则要求保护各州的自主权,将联邦体制 —— 对政府的不同层次、不同部门权力进行特别划分 —— 视为防止过多国家集权的保障。 它反映 D C.立法与行政的职权之争 ,英国工业革命中帽幼织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典型个案,织布速度的提高,推动了纺纱技术的改进,纺纱技术的改进,又呼唤织布技术的革新。 下列发明,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B ①手摇纺纱机 ②骡机 ③飞梭 ④水力织布机 A. 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②③ D.④③①② 2 20 世纪上半期,有科学家认为:假如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消失了,时间和空间会与物质一同消失。 支撑其观点的 科学理论是 C 2大数据分析为历史认识提供了新的方法。 下图所示为德国在 1820 一 1870年、 18701913 19131950、 19501973 年四个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结合所学分析判断,反映 19131950年经济增长情况的是 C (较为复杂,经供参考)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由于政治不统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德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进展不大, 1820 年 1870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为 %,低于英国的 %,较符合 4; 从俾斯麦 1871 年统一德国后,从 1871 年到 1913 年,德国的 GDP 年平均增长率为 %,符合 1; 然后,德国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经融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 经济变成一片废墟和萧条 ,则 3 属于此时期;而后 19501973 德国成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从 1950 年到 1981 年的三十一年间 ,其工业生产增长 倍 ,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倍 ,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和 %,则 2 属于此时期 . 本资料综合了国家经济门户网和维普网的数据,答案只供参考。 2《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评述某一历史事件: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家伙奈垫无止境的肚皮。 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 该历史事件是 B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B B 从关贸总协定走向 WTO “复关”到“入世” 26.【加试题】 20 世纪 60代,有学者发表《由王谢墓志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从文章和书迹两方面否定《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 后有人发表《兰亭序的真伪驳议》表示不同意见。 对此该学者又写了《驳议的商讨》以作回应。 毛泽东当年对此形式颇表赞同。 这种讨论方式说明 C ,并不承载还原历史真实的责任 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而非定于一论 2【加试题】清朝官员斌椿 1866 年考察欧洲,所著《乘槎笔记》被认为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早亲历欧洲的记述。 下列项中,不可能在其笔记中出现的是 D ,访威斯敏斯特宫(议会所在地),“高峻宏敞” ,观纺织工厂“皆用火轮法,总轮有四百匹马力” ,见“电机寄信法, 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 ” ,访帝国议会,见“会议厅甚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