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下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基础测试内容摘要:
B. C. D. 2 2020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明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 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 (— NH2,具有碱的性质 )和羧基 (— COOH,具有酸的性质 )。 绿色荧光蛋白具有的性质是 ( A ) 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盐酸反应 C.只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盐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2 不用其他试剂,可以鉴别石蕊、盐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种溶液,第二个被鉴别出来的物质是 ( A ) A.盐酸 B.氢氧化钙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 2 向装有 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 10%的 Ba(OH)2溶液至过量。 小烧杯中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 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B ) 盐酸 酚酞 石蕊 二氧化碳 2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 D ) A.氯化钠 食盐 NaCl2 B.碳酸氢 钠 纯碱 NaHCO3 C.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氢氧化钠 火碱 NaOH 2 x、 Y、 z、 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 Z的硝酸盐、 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 (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 “√ ”,不能反应的记为 “一 ”,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 )。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 WYZ YWZ XYZ WZX 在稀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溶液的 pH 几乎不变的是„„„„„„„„„( A ) A、 AgNO3溶液 B、 CaCO3固体 C、 KOH 溶液 D、生石灰( CaO) 3要除去 NaCl 中混有的少量 Na2CO3,最好加入适量的„„„„„„„„„„( B ) A.稀 H2SO4 B.稀 HCl C. H2O D. Ca(OH)2 3将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混合,再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现颜色是( A ) A、红色 B、紫色 C、蓝色 D、无色 3将一定量的铁片分别投入下列溶液中,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C ) A.稀盐酸 B.硫酸亚铁 C.硫酸铜 D.硫酸镁 3列下物质中,后者包含前者的是„„„„„„„„„„„„„„„„„„„„„( C ) A、纯净物、单质 B、纯净物、化合物 C、金属氧化物、化合物 D、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3下列几种物质中,性质明显与另外三种不相同的单质是( C ) A、铁 B、银 C、金刚石 D、铜 36. 鉴别氯化钡。浙教版科学九下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基础测试
相关推荐
C. 后代是否有性别区别 下列生殖方式和其他三种明显不同的是( ) 卵生动物的卵细胞相对较大, 其主要意义在于 ( ) A. 卵细胞大养料多,有利于胚胎发育 B. 卵细胞大,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 C. 卵细胞大,可以吸收更多能量 D. 卵细胞大空间大,有利于胚胎发育 猫和龟的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 ) A.子宫和卵巢 B.卵巢和卵
22 C、 23 D、 24 ( 3) 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达到件数是: 15, 17, 14, 10, 15, 19, 17, 16, 14, 12,则这一组数据的众数是( ) A、 15 B、 17 15 C、 14 D、 17 15 14 某鞋店销售了 9双鞋,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下: 鞋的尺码 20 21 22 23 销售量(双) 1 2 4 2 ( 1)计算这 9双
2、田间的夏孢子堆,夏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以气孔侵入寄主。 在时,空气湿度大或雾露重时,寄主表面有水滴水膜时,夏孢子最易萌发侵入寄主,病株又以夏孢子通过气流、昆虫、人畜在田间植株间传播,引起频繁的再侵染,产生的冬孢子堆又成为翌年春植豆科作物的初侵染源。 三、防治方法:以加强土种肥水的管理为基础,适时喷药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清除病残体,减少侵染源:春植豆角收获后,将残株死苗收集烧毁
4 B、 3 C、 2 D、 1 如图,已知△ ABC中, D在 BC上, AB=AD=DC,∠ C=20176。 ,求∠ BAD。 如图,已知△ ABC中,点 D、 E在 BC上, AB=AC, AD=AE。 请说明 BD=CE的理由。 拓展思考 : 如图,现有顶角度数互不相同的等腰三角形( AB=AC)纸片( a图、 b图、 c图、 d图)各一 块,其中有的能从一个底角的顶 点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