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xx-20xx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经常运用一种‘试点’的方法,即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 情况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的地方经验会被吸收到中央的 政策中,继而在全国推广。 ”这种方法体现在 ( ) ①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④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30. 右图中《大豆过江》诗云:“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自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 ”这种现象有可能发生在 (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二 .材料题 (共 40 分 ) 31. 中国近代化,它发生 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 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 《明神宗实录》 明嘉靖四年规定,凡是双桅海船,统统扣留,即使不是贩卖番物(外国货物), —— 《中国古 上自绅富,下至 —— 陶煦《租核》 材料二 自明朝第五代皇帝„„中国的封建专制社会就处于一种封闭的稳态建构;可以想像,如果没有外来的冲击,就只能这样绵延下去了,顶多是改朝换代而已。 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也曾写道:“有人论中国说,倘使没有带着新鲜的血液的野蛮的侵入,真不知自身会腐败到如何。 这当然是极刻 —— 解思忠《中国国民素质危机》 材料三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经济 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以及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5 分 ) (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作者关于中国近代化的主要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对这一观点作简要评价。 (4 分 ) (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4 分 ) 32. 2020 年 2 月 3 日,某校高一同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缅怀老舍,以史论文”活动,以纪念老舍先生诞辰 113 年。 下面是活动中同学们对老舍经典话剧《茶馆》提出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面对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中国出现的民间办厂热潮,他也跃跃欲试,他的理想是要建“顶大顶大的工厂。 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 ”后来,他不惜变卖家产,创办了一些实业, 1916年前后他举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 但 20 年代初的企业迅速衰落了。 ( 1) 19 世纪末在中国出现民间办厂热潮原因是什么。 (4 分 ) ( 2)你认为秦二爷会投资哪些行业。 如果排除家乡因素,秦二爷最可能在哪些地区投资办厂。 为什么。 (4 分 ) ( 3)简要分析 1916 年前后为什么秦二爷的企业最为红火。 (2 分 ) ( 4)正如老舍所说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请 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秦二爷的理想能否实现。 请说明理由。 (2 分 )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会(中共八大)正确的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 刘少奇的政治报告,不仅系统的论述了以《论十大关系》 为中心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而且进一步提出和解决了一系列战略问题。 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明确指出:我们党已经领导人民取得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 工 商 业 的 社 会 主 义 改 造 的 全 面 的 决 定 性 的 胜 利 ——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 料二 中央公布总路线,跳上快马坐火箭,新的记录纷纷传,报喜锣鼓敲破天,原子时代搞建设,一天等于二十年。 材料三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八大认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怎样才能解决这一主要矛盾。 (5 分 ) ( 2)指出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哪两个历史事件。 以这两个事件为代表的经济建设失误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5 分 ) (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0 世纪 50—— 70 年代,从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5 分 ) 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 热热闹闹的公社食堂 1.【答案】 B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 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步推广。 所以本题选 B。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我国犁耕已相当完善,并一直为后世沿用。 2.【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