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必修一第二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单元试题03内容摘要:
德和伽利略有不同 的观点 .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两端封闭的玻璃管称为“牛顿管”,将一个硬 币和一根羽毛放在牛顿管中,让它们同时下落,如果在玻璃管 中充满空气 时,发现 __________下落得更快 . 将玻璃管抽真空后重做实验,观察到的 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实验结论证明了 v/ t/s 0 ___________________(亚里斯多德、伽利略)的观点是正确的 . 1 (4 分 )DIS 实验中“ DIS”的中文意思是 ,它主要分为 、 以及 三部分。 1( 8 分) 如图是利用 DIS实验测定小车瞬时速度的装置,小车上固定档光片,轨道 的侧面固定光电门传感器,垫高轨道的一端,使固定有档光片的小车能够顺利通光电门过并挡光。 实验第一小组按课本要求 (如图) 安放档光片,每次从轨道的同一位置释放小车,对应四个宽度不同档光片测得的数据如表一。 ( 1)该 DIS实验测得的速度实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数据分析,表中四个瞬时速度中最接近小车经过挡光片所在位置的瞬时速度值为 __________________m/s (3)实验第三 小组所用的器材及实验操作步骤与实验第一小组完全相同,但他们获得的四次数据如表二, 对应档光片宽度越窄速度值越大, 第三小组出现这种实验结果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此时最接近小车经过挡光片所在位置的瞬时速度值为 __________________m/s 1( 4 分) 如图甲所示是运用运动传感器测定小车 A刹车时加速度大小的实验中的简易装置图。 图甲中的传感器是 传感器, 图乙是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再经过计算机所绘制的 小车运动。沪科版必修一第二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单元试题03
相关推荐
D. 所用时间一定相等 第 Ⅱ 卷 二、本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 11. 电火花计时器使用 _______电源,电压为 _______V。 当电源的频率为 50Hz 时打点计时器每隔 _________s 打一个点,当交流电的频率小于 50Hz 时,仍按 50Hz 计 算,则测量的速度的数值比真实的速度数值 _______(填 “偏大 ”“偏小
t 增大几倍,通过的弧长也增大几倍,所以对于某一匀速圆周运动而言, s与 t的比值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b:线速度 1)线速度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 [来源 :] 2)线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3)线 速度的大小 4)线速度的方向在圆周各点的切 线方向上 5)讨论: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是不变的吗。 6)得到: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 非 匀速运动,因为线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
已知方格边长 a 和闪光照相的频闪间隔 T,求: v0、 g、 vc 解:水平方向: Tav 20 竖直方向:22 , TaggTs 先求 C点的水平分速度 vx和竖直分速度 vy,再求合速度 vC: 412,25,20 TavTavT avv cyx 【例 4】如图所示,一高度为 h= 的水平面在 A 点处与一倾角为θ =30176。 的斜面连接,一小球以
引入: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不同物体的运动程度,快慢往往不同,那么如何 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一)速度 “速度”的引入:运动会上,要比较哪位运动员跑得快,可以用什么方法。 通过相同的位移比较时间的长短。 若运动的时间是相等的,我们可以根据位移的大小来比较。 如果运动的位移、所用的时间都不一样,又如何比较呢。 在物理学中,我们引入速度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定义:位移
程,若它全路程的平均速度 v=28 km/h,则 v1 km/h km/h km/h km/h 二、非选择题(共 20 1.( 4 分)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10 m/s,他在各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______ m/s,瞬时速度是 ______ m/s. 2.(6 分)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 1 s 内通过 8 m,第 2 s 内通过 20 m,第 3 s 内通过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