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峰矿业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制造与安装 第 九 条 容器的设计单位必须执行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证制度、严格执行图纸审核,批准和备案手续。 对图纸应有三个审核人 (设计、校对、审核 )的签字。 第十条 容器的设计应保 证安全可靠并便于制造安装、检验和修理,筒体与封头连接发结构按有关标准 (如 JB1153—1156—73)的规定设计。 第十 一 条 容器及封头上开孔不得超过以下数值 : 筒体内径 Dn≤1500mm,开孔最大直径 d≤1/2Dn 且 d≤500mm 筒体内径 Dn≤1500mm,开孔最大直径 d≤1/3Dn 且 d≤100mm 凸形封头或球形壳体的最大开孔直径 d≤1/3Dn 锥形封头的开孔最大直径 d≤3Dn 第十 二 条 制造容器用的材料质量及规格应符合国标部标和其它 有关技术条件要求,并提供质量说明书。 第十 三 条 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的材料代用,必须得到原设计单位的同意,并附上证明文件。 第十 四 条 焊 接 钢 制 受 压 元 件 使 用 的 焊 条 应 符 合GB981—984—76 的规定,焊丝应符合 GB1300—77 的规定,焊条、焊丝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 第十 五 条 项目部在 外购压力容器时,应选择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的单位,所购容器必须有制造质量检验合格证书。 第十 六 条 安装压力容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1 无论是安装在室外或室内的压力容器, 其防火设施都应符合国家建设设计及防火规范 的要求。 2 安装在室外的压力容器通风条件要好, 同时还要考虑日晒和防冰冻措施。 安装在室内的容器,其房间必须宽敞明亮、干燥并保持正常温度和良好的通风。 3 室内各容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容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4 房屋的室内标高决定于室内安装容器的高度及吊装要求高度,一般不应低于。 5 室内放置的容器有可能形成燃烧爆炸气体时, 安全装置达到防爆要求,容器要可靠地接地。 存放有毒气体的容器的屋内要有通风装置。 有些特殊场所还要考虑万一发生介质渗漏的中和处理设施。 第四章 压力容器的管 理 第 十七 条 压力容器的职能部门为 项目部安全科。 第 十八 条 项目部安全科 的主要职能是 : 1 贯彻执行国家劳动总局颁发的《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 2 参与压力容器的安装、验收及试运行工作, 监督检查压力容器的运行、维护和安全装置的校验工作。 3 组织压力容器事故的调查、分析和上报工作, 并提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第十 九 条 :压力容器的技术档案内容应包括 : 原始技术资料。 如设计计算书、总图、 各主要受压元件的强度计算资料。 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说明书。 容器的操作工艺 条件。 如压力、 温度及其波动情况、介质及其特性。 容器使用情况及使用条件变更记录。 容器的检查和检修记录, 其中包括每次检验的日期、内容及结果。 第二十条 :为了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合理使用, 要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要求的容 器技术特性,制定容器的安全操作规程,内容应包括 : 容器最高工作压力和温度。 容器的正常操作方法。 运行中的主要检查项目与部位、 异常现象的判断和应急措施。 容器停用时的检查和维护要求。 第二十 一 条 : 压力容器的操作人员必须经 过安全技术学习和岗 位操作训练,熟悉本岗位压力容器的技术特性、设备结构、工艺指标、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应采取的措施,并经考核合格才能独立操作。 操作人员还必须熟悉工艺流程和管线上阀门和盲板的位置,防止发生误操作。 第二十 二 条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严格控制工艺参数,严禁超温超压运行。 容器在运行中应尽量避免压力和温度的大幅度变动,尽量减少开停次数。 当容器的压力超过规定值而安全泄压装置又不动作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切断介质源。 第二十 三 条 : 项目部安全科 管理人员要加强巡回检查工作,应认真进行对安全阀、 压力表及防爆膜等安全附件的巡回检查,监督检查压力容器的运行,并定期组织检验。 第五章 压力容器的检查、维护、检修 第二十 四 条 :搞好压力容器的检验工作, 是延长容器使用寿命、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 , 一般是进行定期检验。 第二十 五 条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一般可分为外部检查和全面检验,检验内容应根据容器的技术状况使用条件和有关规定,由使用单位确定报安全处批准,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外部检查,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外检查,每六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验。 第 二 十 六 条 :遇到下列情况时,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间隔期应缩短。 装有强烈腐蚀介质和运行中发现严重缺陷时,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检验。 无法进行内部检验时,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 使用期过 15 年时,每二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 使用期过 20 年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并据以确定全面检验的时间或能否继续使用。 介质对容器材料的腐蚀情况不明, 材料焊接性能差或制造时曾多次裂纹者,一般要求投产一年应立即进行内部检验。 对外部有保温层的压力容器进行全面检验时,应根据缺陷情况拆除保温层。 第 二 十 七 条 生产系统上的压力容器的检验工作,要充分利用停产检 修时间,一般情况不得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第 二 十 八 条 压力容器的外部检验工作,由 盛大矿业方面统一协调有关单位进行 ,内外部检验工作由安全 科 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全面检验工作委托有压力容器检验资格的单位进行。 第三十条 各使用单位要重视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装置 (安全阀、压力表、 卸压孔及防爆膜 )应灵敏、可靠、准确, 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检验。 第三十 一 条 应经常检查压力容器的防腐措施,保证完好,同时要采取措施,防止容器和有关连接管道的 “跑、冒、滴、漏 ” 第三十 二 条 应经常检查容器的紧固件和 密封状况,要求完整、可靠;减少与消除压力容器的振动。 第三十 三 条 经常检查压力容器的静电接地情况,保证接地装置完整、良好。 第三十 四 条 压力容器的维修应符合国家劳动总局与有关部门的规定,维修时,特别在注意以下问题 : 不得在压力容器上任意开孔。 修理时要制定正确的焊接工艺。 检修后要进行必要的检验,并彻底清理。 容器内部有压力时, 不得对其主要受压元件进行任何修理和紧固作业。 检修完毕,将填写的记录存入档案 第三十 五 条 停用和封存的压力容器要按指定地点存放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 (二) 竖井提升系统检查制度 为保证提升系统的安全运行,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特制定本检查标准,请认真遵照执行。 一、检查范围 提升机、导向轮、罐笼、钢丝绳、钢梁、罐道、平衡锤、电控和信号系统及井筒内其它设施。 二、竖井设备检查内容 (一 )巡回检查内容: 巡回检查就是指在提升机运行过程中,由当班的监护司机进行的一种巡视检查。 主要采取手摸、耳听、眼视的方法。 ,电动机滑环,发电机整流子接触状况,有无火花,转动时有无异声和震动。 每半小时检查一次。 每半小时检查一 次。 ,各螺栓是否松动。 每班检查一次。 ,闸瓦有无断裂,磨损程度, 间隙是否正常。 每二小时检查一次。 ,各轴承工作情况与润滑状况。 每二小时检查一次。 ,衬垫有无松动,筒壳辐板有无开焊变形。 平时注意观察。 ,传动装置是否灵活可靠。 交接班时检查。 ,泄漏情况,压力是否正常。 每小时检查一次。 ,销轴是否松动,交 接班时检查。 ,各继电器动作是否正常。 交接班时检查。 :电流表、电压表、油压表、速度表、温度计等指示数值是否准确。 (二)日检查内容 : 日检主要由运转人员和维修人员负责进行,以维修人员为主。 主要检查运转状况、经常磨损和易于松动的外部零件、控制盘上各接触器触点接触磨损情况,以及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关键零件,并在点检记录上签字。 、齿轮箱、主导轮等各基础螺栓有无松动,各销轴磨损情况,各连接螺栓、铆钉是否松动。 ,衬块 最大磨损量不大于6 .5mm,检查主导轮的螺栓压块的紧固情况,不得有松动。 、辐板有无变形、裂纹,滚动轴承有无异声,联轴器工作是否正常。 ,电机的温升,运转时有无异常声响震动 ,保持使闸盘与闸瓦的间隙最大在 1mm— 2mm 范围内。 ,液压站油泵、电磁阀工作情况,系统有无泄漏现象。 、润滑系统压力的稳定性,跑、冒 、滴、漏的外观检查,及是否有异常声音。 、轴承有无异声及弹簧工作情况。 控制柜接线有无松动,信号指示是否清楚,各继电器工作是否正常,各触点接触是否良好。 ,润滑部位的润滑油是否充足。 胶垫不得有破裂现象,天轮衬胶径向磨损不得超过 11mm,轮幅不得有变形现象。 (三)周检查内容: 周检主要由维修人员负责进行。 主要检查制动系统、安全保护装置及钢丝绳磨损、位移情况。 并包括日检的全部内容,并在点检记录上签字。 ,及时切削主导轮绳槽的直径。 、箕斗、平衡锤、悬挂装置的旋转器、销轴、导向轮、 罐耳间隙进行检查。 ,如过卷,超速,限速等装置的动作情况 (四)月检查内容: 月检由安全检查小组负责进行,全面检查竖井设施的运转情况。 并包括周检的全部内容。 ,沿齿高接触≥ 40%,沿齿宽接触≥ 50%。 、罐道紧固情况、锈蚀变形磨损情况。 ,不大于。 有无裂纹、断裂现象。 、轴承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 、径向游隙及内外圈与轴和轴承座的配合情况。 ,点检制度的执行情况。 ,轴承润滑及磨损,绳槽磨损情况。 (主轴,桃形环,销轴,绳卡,调绳装置)的磨损锈蚀,润滑,紧固情况。 、联轴器的磨损情况,对齿轮的径向间隙和侧向间隙, 详细测量检查一次。 ,并进行零部件更换和调试工作。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者应更换: 10mm。 20mm。 、点蚀现象,轴承的轴向、径向游隙是否超过规定值。 (平台,隔离栏栅,风水管路等)有无不安全因素 : ( 1)限速保护装置。 ( 2)过卷保护装置。 ( 3)主电机的短路及断电保护装置。 ( 4)过速保护装置。 、震动情况。 、减径、和受力平衡情况,每根尾绳的断丝、减径等情况。 (六)应完整保存下列技术资料 :。 三、检查标准 提升机、导向轮、罐笼、平衡锤、隔离梁、电控和信号系统及井筒内其它设施的检查标准执行《设备操作、维护、及检修规程》的有关规定。 (三)设备事故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事故的发生反映了设备技术和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设备发生事故,将破坏正常生产秩序甚至造成设备损坏、人身伤亡等,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有效地防范措施,杜绝特大 重大和重复事故,减少一般事故,才能保证设备安全经济地运行。 第二条 设备事故管理必须执行 “预防为主”的方针,全矿应切实做好如下工作。 1 项目部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都应履行自己的职责,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严格贯彻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维护规程、检修规程、设备点检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对设备能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防止设备事故发生。 2 加强对职工预防事故的思想教育, 定期开展设备无事故安全运转活动,及时消除设备隐患和缺陷。 3 加强职工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教育, 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定期组织反事 故演习活动,增强职工应变能力。 4 召开设备事故管理总结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提高全项目部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第三条 对设备事故实行全面管理。 1 对设备事故实行管理,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特大、重大、一般设备事故及故障,都须纳入设备事故管理范围。 2 对设备事故实行全员管理,每个职工都必须参加设备事故管理,坚决克服和制止拼设备、无润滑、带病运转、冒险作业和检修马虎、凑和等不正常现象。 3 对设备事故实行全过程管理,动力设备部门应有专人负责设备事故管理工作,对事故从组织抢修、调查分析、制定和监 督执行防范措施,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及统计分析上报等全过程。 第四条 设备事故的管理工作由盛大矿业的动力设备部门负责。 第二章 设备事故的定义和分类 第五条 凡正式投产的设备,在生产过程中造成设备的零件、构件损坏使生产突然中断者或由于设备原因直接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