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20xx-20xx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内容摘要:
D.为对日作战作准备 17.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以上认识的变化 A.表明市 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 B.科学阐述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C.反映经济体制改革逐渐走向深入 D.扫除了中国入世体制上的障碍 18. 郭沫若鉴于南京附近出土的东晋墓石拓片的书体与兰亭序笔迹迥殊而断定兰亭序不是王羲之所写,而高二适则举出种种可靠事实,认为兰亭序的确出于王羲之手笔。 当时毛泽东 主席支持打这场官司,认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毛主席的意见体现了 A.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 D.“为人民服务” 19. 苏格拉底 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 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 这表明苏格拉底 A.反对实行民主制 B.主张实行君主制 C.主张实行民主制 D.认识到雅典民主制存在的弊端 20. 《十二铜表法》规定:“杀人者处死刑;过失致人于死的,应以公羊一只祭神,以代本人。 ”该规定反映了罗马法 A.内容叙述庞杂繁琐 B.具有浓厚神权色彩 C.注意甄别案件性质 D.深受习惯法的影响 21. 孟德斯鸠说:“如果一国的法律认为应该容忍好几种宗教的话,那么法律也就必须要求这些宗教互相容忍。 一切受到压制的宗教,自己必将成为压制异教的宗教。 „„因为当一种宗教侥幸而脱离了压迫的时候,它就要立即攻击曾经压迫它的其他宗教。 ”这段话 A.论述宗教自由在法律上的必要性 B.探讨宗教信仰和法律的相互依存关系 C.论证宗教迫害存在的必然性 D.主张法律要为宗教服务 22. 1920年代以后,集权国家利 用新的大众媒介宣传集权思想,向大众灌输:如果希望民族得救,就必须有强而有力的领袖。 这些集权国家的统治者,经常利用两项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期发明的技术,顺利掌握权力。 这两项发明是 A. 电话和照相机 B. 无线电和电影 C. 录音机和电视 D. 网路与电脑 23. 国际企业管理学会主席阿兰鲁格曼断言:“虽然存在着一些推动全球化的经济力量,但是更存在着极强的文化和政治壁垒„„对于大多数 (跨国公司的 )其他生产部门和所有的服务业而言,区域化比全球化的意义更大。 三极区域 (美、欧、日 )以异质性而不是同质性为特征。 ”由此可见,他认为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A.并行不悖 B.矛盾对立 C.相互促进 D.目标趋同 24. 某一画派在绘画时,把打字的信和数字弄到画里去,并把纸、标签、扑克牌、仿木纹、大理石花纹等东西粘在画布上,表达他们否定一切、批判一切的态 度。 这个画派是 A.浪漫主义画派 B.现实主义画派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画派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题,第 25题 22分,第 26题 12分,第 27题 18分,共 52分。 ) 25. (2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人口估算 年份 (公元 ) 总人口数 (万人 ) 1 23, 000 1000 30, 500 1400 35, 000 1650 55, 000 材料二:高宗 (乾隆皇帝 )谕内阁曰: 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 犹幸朕临御以来,辟土开疆,幅员日廓,小民皆得开垦边外地土,籍以暂谋衣食。 然为之计及久远,非野无旷土,家有赢粮,未易享生平之福。 —— 《清史稿》 材料三:明清之际,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出现过剩人口。 „„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为应付严峻的生计问题,„„不得不从副业生产。江西省九江市20xx-20xx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