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20xx-20xx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内容摘要:

至死不悟。 ①畋 ( ti225。 n ):打猎。 ②麑 (n237。 ):鹿仔。 ③怛 (d225。 ):恐吓。 ④良 :真,确。 ⑤抵触 :用头角相抵相触。 偃 :仰面卧倒。 仆 :俯面卧倒。 11.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 (1)得麋麑, 畜 . 之 ( ) (2)益 . 狎 ( ) (3)犬 畏 . 主人 ( ) (4)然时 啖 . 其舌 ( )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 戏。 13. 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临江之麋”为何会被外犬“共杀食之” ?(2分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4- 16题。 (8 分 ) 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 高 峰 ①沙漠是地球上最荒凉的区域之一。 为什么沙漠如此荒凉 ?按照我们一贯的理解是,沙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鲜有生命能在那些地区生存。 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却发现,不少沙漠地区并非干得不能生长植物,而是肥力不够,因为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 不过,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沙漠地区土壤中含量可怜的氮 还会不断挥发,以气 体的形式大量流失,从而导致生长在沙漠里的植物越来越少。 ②研究人员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地区选了几处试验点,通过精密测量仪器了解土壤中的氮是如何随着气温升降而变化的。 研究发现,不管有没有阳光照耀沙漠,当土壤温度达到 40℃至 50℃的高温时,土壤中的氮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 而在沙漠中,地表温度达到 40℃以上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研究人员还发现,地表温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释放氮的速度越快。 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沙漠的气温和地表温度也将越来越高,土壤中的氮也将越来越少,沙漠会变得越来越荒凉和贫瘠。 ③研究人员还表示,除了沙漠地区,在世界任何高温干旱的地方都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 近年来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也由此找到了原因,他们在干旱地区种植实验田地,虽然保障了充分的水和肥料,但是土地的出产还是不尽如人意。 ④干旱地区的氮不但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之中。 在气候温和地区,氮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循环是平衡的,当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虽然也会通过分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气。 但是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 然而,干旱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地中。 正是因为干旱 地区氮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花再大的代价,比如不计成本地往其中施放氮肥,也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 除非,我们可以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下来。 ⑤ 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沙漠未来希望的零星绿色将越来越少,直至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 那样令人绝望的未来,并非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 14. 下面不符合文章原意的是哪一项 ?(3分 )。 田地,在保障了充分的水和肥料的前提下,土地的出产还是不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