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姜堰市20xx届九年级化学教学情况调研测试题内容摘要:
(填字母序号,下同);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则能与之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据图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写出该反应的实质是 ▲ ; ② 一杯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 量比和 1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 ▲ (填“相等”或“不相等”)。 [ ⑵ 物质组成和结构决定其性质。 从微观进入宏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 图 2圆圈中表示这杯氯化钠溶液的构成,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 是 ▲ ; ② 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 根据图 3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图示,分析推测 NaHSO4的性质,其中合理的是 ▲ A.其水溶液能导电 B.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 D.其水溶 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三、 (本题包括 2小题,共 20 分) 25. ( 14分)今年全市化学实验考查的实验之一是制取、收集一瓶氧气并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A B ⑴ 小明利用上述 A装置来制取和收集一瓶氧气。 ① 仪器①的名称 ▲。 ② 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但他最终却没能收集到一瓶氧气,经检查发现 A装置有一个明显的错误 ▲。 ⑵ 小明利用上述 B装置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① 把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是 ▲ ,然而遗憾的是小明 在实验过程中 没有看到火星四射的原因是 ▲ (写一点即可)。 ② 通过原因查找后重新实验,看到了火星四射的现象,小明产生了两个疑惑:为什么会火星四射。 燃烧溅落的 “ 黑色固体 ” 是什么。 小明 查阅了资料,发现 :① 用来做燃烧实验的铁丝往往是生铁,生铁中含有少量的碳元素,纯铁中不含碳元素,会不会是这个原因造成现象的差异呢。 ② 铁粉、四氧化三铁均是黑色或灰黑色粉末 , 均能溶于稀盐酸(四氧化三 铁 +盐酸 → 两种含铁元素的盐 +水) ,且氧化物先于金属与酸反应;③氯化铁溶液与铁先于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探究 1: “ 火星四射 ” 的现象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 1:取直径 ,含碳 %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零星火星 “ 火星四射 ” 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是 : B。 实验 2:取直径 ,含碳 %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较明显的火星四射 实验 3: 取直径 A mm,含碳 %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明显的火星四射 ① 按要求在表中横线 A、 B处填写恰当内容。 ②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 分析原因:碳元素在燃烧过程中生成了 CO2气体,气体将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金属熔化物推了出去,从而产生了火星四射现象。 探究 2: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铁。 小明质疑小刚用磁铁来检验黑色固体是否含有铁的方案,其理由是 ▲ 四氧化三铁有磁性 ; 小明也质疑 下 表小军的 检验黑色固体是否含有铁的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 部分 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 稀盐酸 ,放置一段时间 未看到 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黄 绿 色 黑色固体中 不 含有铁 ① 写出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 小明质疑小军实验方案的理由是 ▲。 26. ( 6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一种 石灰石样品 中碳酸钙 的质量 分数 ,进行如下 实验: ① 称取 石样 品 , 平均 分 成两份 ,并分别加工成块状和 粉末状 ;② 将两份样品分别投入两个 锥形瓶 中 , 各加 入足量的 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测得 生 成 二氧化碳的 质量 与反应 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请 回答 : ⑴ 由 图 中曲线分析得 出 ,影响该化学反应 速率 的因 素 是: ▲ ; ⑵ 每份样品充分反应 后. 生成 二氧化碳的质量 为 ▲ ; ⑶ 若每份 样 品中加 入 , 恰好完全 反应 ,求反应后所得溶液 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 (要求写出计算 过程, 不考虑水、 氯化氢 的逸出。 结果精确到 % ) 四 、(本题。江苏省姜堰市20xx届九年级化学教学情况调研测试题
相关推荐
这些票证逐步被取消。 这种变化反映出 A. 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B.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C. 我国已基本实现现代化 D. 改革开放改善了人民生活 20. 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 矢志不渝高举科学发 展大旗;痴心不改构建和谐社会 ”应出现在 ▲ 时期。 A. 大跃进 B. 抗美援朝 C. 改革开放 D. “文革” 二.非选择题( 2 22题分别为 8分; 2 24 题分别为
枪出油口处的油气)吸进这个大罐,活性炭就会将油气“生擒活捉”。 当活性炭吸饱油气时,将其置换到一个真空罐里,油气就会从活性炭里被释放出来,重新变成汽油。 ⑥科学家还有更智能的办法,他们利用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制成一种薄膜,这种高分子薄膜其实是个过滤膜,上面有许多“微细孔”,空气分子不能通过这些“微细孔”,而油气分子则能通过。 在管道的入口把混有油气的空气吹向高分子薄膜 ,油气则轻而易举被分离
体 ABC,请画出物体 在平面镜中的像 A’ B’ C’ ; (3)如图 , A为一发光点,试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经过 B点的一条入射光线,并将光路补充完整; (4)有一束光沿 AO射入一个暗盒中的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若要使反射光线从小孔 B射出,可以将平面镜上、下、左、右移动,使移动后的镜面与原镜面平行,试画出此时平面镜放置的位置,并完成光路. 40 30 20 10 0 ℃
烷的燃烧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 D错误;故选 B。 点晴: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含义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是答题的关键。 有机物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是取代反 应。 有机物分子的不饱和键 (双键或三键 )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 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作加成反应。 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 1 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
并迅速作出决策和采取行动。 这体现了 坚强意志具有 1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明磨砺意志 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18.“ 鸦有反哺之情,羊知跪乳之恩 ” 启示我们 19. “ 三思而后行 ” 主要是要求我们 ,但他为逃避赡养父母的责任,强迫父母与自己签订了一份“生不养死不葬”的协议,人们议论纷纷。 从法律的角度看 ,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应受到舆论的谴责 ,签订的协议理应受到法律保护
12.请分析文章第 ⑤ 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 3分) 13.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 3分) 精神上有了 “ 恐高症 . . . ” ,战场上就无法抢占胜利的 “ 制高点 . . . ”。 14.下面一则材料能否证明第 ⑥ 段的观点。 请说明理由。 ( 3分) 进攻意大利时,为了出奇制胜,拿破仑派了一支部队翻越高山,经过一条冒险的“死亡之路”。 每当部队遇到特殊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