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秋茄子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耕除草,精细整枝。 结合锄草中耕松土,做到前深后浅。 根据植株长势,坐果前除主枝外,还可留 1分枝,其余分枝可以剪除,以免枝叶过多,通风不畅。 当第 1 个茄果长至 4米长时,为防倒伏,必须及时插竿(起支撑作用),然后用包装带绑植株于竿上。 4、加强肥水管理。 坐果后,前期可追施复合肥,结合补水,先将定量的复合肥投入贮水池,然后经地灌系统(微喷)浇肥,每 5浇 1 次水,连浇 2。 每次亩用复合肥 15克。 当盛花期茄果多时,可亩追尿素 10克,每5施 1 次,(也用微喷浇施),连施 2。 若无地灌系统,自行选择施肥补水方法。 这期间,温度高,植株高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达到最旺盛阶段,需水量特别大,要每 2浇水 1 次,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5、防治病虫。 结合整枝抹叉去除下部老叶或病残叶,带出棚外,集中销毁,以减少病虫害再侵染。 喷药防治病虫,可选用百菌清、代森锰锌、辛硫磷、锐劲特等。 6、后期管理。 9 月下旬以后,气温开始下降,要及时去除遮阳网,可每 3补水 1 次,还可结合治虫或单独喷施叶面肥,如 素液。 当气温要低于15以下时,早晚要关闭大棚,中午打开通风。 若遇阴雨天,必须关闭大棚。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