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xx-20xx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内容摘要:
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 这是为了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 展 B.克服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 20 世纪 70 年代的经济滞胀 1 20世纪 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 “ 大坝时代 ” , 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 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直接目的在于 A.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B.促进农业发展以摆脱经济危机 C.促进基础工程的发展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20世纪 3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也给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遇 ,这主要是指 A.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B.更多运用科技成就,榨取相对剩余价值 C.各国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 D.迫使政府调整政策,形成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2列宁说: “ 农民曾经不得不去挽救国家,无报酬地缴纳余粮,但是他现在已经受不住这样的负担。 ” 上述材料表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再适合苏俄的国情 B.苏联已经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C.列宁认为俄国农民觉悟不高 D.列宁认为余粮收集制是错误的 2 1921 年 3 月俄共(布)通过如下决 议: “ 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 ” 这表明苏俄将 A.征收所有余粮 B.废除各种农业税 C.允许商品买卖 D.取消自由贸易 2下图为 “ 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 (%)示意图 ” ,它说明 ① 苏联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② 苏联实现了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 ③ 苏联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④ 斯大林体制是发展社会主义有效、唯一的模式 A.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2 1918 年苏维埃俄国的一位市民拿 100 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 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A.假的。 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 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假的。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C.真的。 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 D.真的。 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2某一次苏联重大节日庆典游行,沿着大街开来了炮兵、机械化步兵、坦克、自行火炮、战术导弹、战略核 导弹,破坏力一个比一个大;队列末尾却是两个带公文包的矮子。 在看台上的勃列日涅夫惊讶地说: “ 这两个人破坏力比核导弹还大。 他是什么人。 ” 苏联总理说:“ 他们是国家计委的 „„” 该笑话暗示( ) A.苏联的武器种类多 B.计划经济使苏联的经济一塌糊涂 C.苏联的综合国力强 D.戈尔巴乔夫的精明 2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 “ 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这句话的实质含义是 A.成员 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 B.各国的货币保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 C.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 D.美元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统治地位 27. 二。江苏省20xx-20xx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相关推荐
2、损失极大,造成病害的主要根源有以下几点:1、蒜种老化。 据了解有的地方自联产承包责住制以来甚至更以前,蒜农至今仍沿用那时的蒜种,种了一年又一年,种来种去还是老蒜种,品种老化、退化,病害较多。 2、土质老化,残留病菌较多。 多数蒜农因地少或灌溉等原因,连年复种,大蒜地里点玉米;玉米地里摆种大蒜,如此恶性循环,致使土地得不到深翻,杂草丛生,病虫害极多。 3、无有机肥。 特别是无猪粪鸡粪之类有机肥
利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写道:“许多年来,全欧洲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荒谬最奇特的民族:他们的剃发、蓄辫„„以及女人的毁形的脚,长期供给了那些制造滑稽的漫画家以题材。 ” 中国人这种 装束形象显著改观开始于 之后 A. 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20.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消费品价格的变动,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 导致下 表中英国消费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
a/( m s2) ⑴第 4 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 O、 A、 B、 C 和 D是纸带上的五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A、 B、 C、 D四点到 O点的距离如图。 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 50Hz。 根据 纸带上数据计算出小车加速度 a为 m/s2。 ⑵在实验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重物 P 的质量远小于小车 A的质量。 ⑶根据表中数据
共 102分) (每小题 4分,共 8分) ( 1) 021( 2 0 1 3 ) ( ) 43 ( 2) 4(a+2)(a+1)- 7(a+3)(a- 3) (每小题 4分,共 8分) ( 1) 2x2+4x2 ( 2) (x2+4) 2 16x2 (不等式)组(每小题 4分,共 8分) ( 1) 12432 3 1yxxy ( 2 ) 9 5 8
见的浮游生物。 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 300亿人的需要。 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 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 50 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 1亿 — ,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 1倍以上。 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