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豇豆病害的防治内容摘要:

2、病情共 3 种。 一是紫叶和紫茎,表现是叶片背面为一片紫色,茎上条状紫斑。 没有明显菌的霉层;二是豆秧的下部叶片发黄,叶上有 厘米长的多角、半圆形的赤褐色斑,有明显轮纹,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三是晚播的豇豆秧,植株发黄,逐渐死亡。 拔出检查,根部还正常、但茎基部(土以下的茎)有红褐色凹陷斑,重的已经看不清斑的形状,茎基部缢缩,黑褐色,且有纵裂。 紫叶和紫茎经室内检查,没有侵染的病菌,是由于缺磷造成的生理病害;第二种赤褐色斑是一种尾孢真菌侵染引起的煤霉病;而茎基部的病害是立枯病,又叫基腐病,由立枯丝核菌侵染。 调查中有一户提前咨询后已经用了恶霉灵,植株由黄转绿,说明治疗对症。 同一天任县有一农户来电话,也反映豇豆根茎坏了,其维管束有褐色病变。 诊断为枯萎病。 二、此杀菌和补磷可以同时进行。 可用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10世高(恶醚唑)水分散粒剂 30004000 倍液,混合 酸二氢钾6000 倍液爱多收,7 天1 次,连用 23 次。 上下喷透,并翻过喷头,从下向上喷叶背。 85三氯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 1500 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 600 倍液,加胺类外的全质性液肥灌根,每株 150 克药液,间隔 7 天,再防一遍。 药液应随配随用。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