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菜黑腐病内容摘要:

2、株萎焉坏死,严重时花球或主茎呈黄褐色坏死干腐。 发病规律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种子和种株上存活越冬。 种子带菌,子叶上的病菌在幼苗出土时从子叶边缘的水孔或伤口侵入而发病。 成株叶片染病,病菌在寄主薄壁细胞内繁殖,再迅速进入维管束引起发病,由叶片维管束蔓延至茎部维管束引起系统侵染。 种株染病,病菌由果柄维管束侵入,沿维管束进入种子皮层或由种荚维管束进入种脐,使种子内部带菌。 病菌耐干燥,可存活23 年,生长发育温度为 539,适宜温度 2530,致死温度 5110 分钟。 生长期主要通过浇水、施肥、风雨、农事操作和病株传播蔓延。 高温多雨、空气潮湿、叶面多露、叶缘吐水或害处造成的伤口较多,利于病菌侵 3、入而发病。 此外,水肥管理不当,植株衰弱,害虫防治不及时或暴风雨天气较多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1、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 23 年轮作。 2、选用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处理,干种子 60干热灭菌 6 小时,或用 55温水浸种 1520 分钟后移入冷水中降温,晾干后播种。 也可选用种子重量 47%的加瑞农可湿性粉剂播种。 3、生长期加强管理,适时浇水、施肥和防治害虫,减少各种伤口。 重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妥善处理。 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 4、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 可选用 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25%噻枯唑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30%络氨铜水剂 350 倍液,或新植霉素、农用链霉素 5000 倍液喷雾,1015 天防治 1 次,视病情防治 13 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