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的采集与加工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油茶的采集与加工一、采收:油茶品种较多,果实成熟期一般在 10上旬,成熟果实有如下特征:茶果色泽鲜艳、发红或发黄、呈现油光,果皮茸毛脱尽,果基毛硬而粗,果壳微裂,籽壳变黑发亮,籽仁现油。 茶果成熟即应及时采收。 不同品种的茶果应先熟先采,后熟后采,随熟随采;同一品种的成熟茶果,也应在近 7 天内采完。 采回的茶果应放在室内堆沤 6?7天,让茶籽起后熟作用,增加油分。 然后抓紧晴天,摊开翻晒,晒 3?4 天后,茶果自然开裂,多数果的茶籽能分离,未分离的用人工剥离,然后过筛扬净,断续晒干,一般要晒 12 天,才能使淀粉和可溶性糖等有机物充分转化为油脂。 晒茶籽用土坪或竹席比水泥晒坪 2、好,可以提高出油率和茶油质量。 如遇阴雨天无法及时晒干,应将茶籽铺在干燥通风的楼板上,厚约 20 厘米,每天翻动 1止发热霉烂或发芽,一遇晴天就及时翻晒。 油茶籽晒干后和果壳之重量比是 1:2,晒好的油茶籽应放在通风干燥处收藏,经过 1月后茶籽含油率达到最高时,复晒 1,这样出油率高,油质也好。 二、榨油:从茶籽中提取茶油,目前基本上是采用压榨法。 我国农村传统的榨油工具为木榨机,劳动强度大,出油率低。 它将逐渐被液压机和螺旋机所代替。 压榨前需经粉碎和蒸炒处理:粉碎:将油茶籽去壳,为避免脱壳困难与种仁破碎过多,必须控制茶籽的含水率在 5%内,脱壳后通过粉碎机加工成粉状。 若是采用石碾,必须在碾轧过程中过筛若干次,才能轧得细匀,无粗粒,得到较高的出油率。 蒸炒:蒸炒的目的是把生料变成熟料,使料坯颜色加深,处于最适宜油分流出的状态,是压榨前一道关键性的工序。 传统的蒸炒是用木甑蒸和铁锅炒。 生料先经蒸汽或喷水湿润后再炒,叫湿蒸炒;不经湿润就炒,叫干蒸炒,一般以湿蒸炒为好。 蒸炒时的水分和温度,因使用的机械类型不同而不同。 用液压机和木榨机,其炒料温度一般在 110蒸炒后的含水量为 7%用螺旋榨机其炒料温度一般在 130蒸炒后的含水量为 3%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