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铁路20xx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开学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态势 B. 说明美苏冷战的缓和 C. 旨在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 D. 推动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 【答案】 C 【解析】 如果将俄国人参战的消息泄露出去,将形成与俄国开战的巨大压力,从而导致战争升级,对美国、苏联都不利,美苏共同保守苏联空军参战的秘密,符合两国各自的利益,故B正确; A不符合史实;朝鲜战争反应的是美苏冷战的紧张, C错误; D与材料无关。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364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 第 4246 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35 分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赫伯特 斯宾塞( 1820~ 1903年),英国社会学家,社会达尔文主义者。 他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的,最终会达到 “ 理想状态 ”。 而人类社会要达到理想状态,只有通过自然选择才能实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他解释说,人们的素质不同,强者富有竞争力,因而能成为社会的统治者和有产者,弱者由于无能懒惰丧失竞争力,只能成为贫穷的劳动者。 他反对英国政府制定《济贫法》,认为政府的作用就是保障人们的政治自由,使人们发挥出最大的能力。 —— 摘编自吴于廑等著《世界史》 材料二张东荪( 1886~ 1973年),中国哲学家。 他在 1919年发表《第三种文明》一文,曾指出,人类文明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习惯与迷信的文明,是宗教文明;第二时期,自由与竞争的文明,是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的文明;第三时期,互助与协同的文明,是社会主义和世界主义的文明。 他还认为中国应倡导第三种文明,而不应提倡第二种文明, “ 个人主义 ” 、 “ 国家主义 ” 、 “ 资本主义 ” 已到了末日,因为 “ 资本主义存在一天,阶级悬隔愈大一天,社会会发生爆裂 ” , “ 国家主义存在一天,武力则愈加强悍一天, 结果没有不发生惨剧的。 ” —— 摘编自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 (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位人物思想提出的背景。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位人物思想的不同之处,并对张东荪的思想进行简要评价。 【答案】 ( 1)思想背景: ① 斯宾塞:工业革命的扩展;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完善;英国社会贫富差距扩大,阶级对立严重;自由主义和生物进化论的影响。 ② 张东荪: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参战国带来严重创伤;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爆发,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新文化运动开展;十月革命爆发,马克思主 义传播。 ( 2)不同:斯宾塞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未来持乐观态度,张东荪则对资本主义持悲观立场,否定资本主义文明;斯宾塞主张个人竞争,张东荪否定竞争,强调互助;斯宾塞主张资本主义,张东荪倡导社会主义。 (回答 3个不同即可给满分) 评价:指出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弊端,引导中国思想界反思资本主义文明;但是其对资本主义全面否定的态度易助长保守思潮。 (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 1)分析背景,从人物的生卒年代,可以判断出当时的社会背景,斯宾塞:工业革命的扩展;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完善; “ 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的 „„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 进行归纳;张东荪:根据 “1919 年 ”“ 资本主义 ” 已到了末日,因为 “ 资本主义存在一天,阶级悬隔愈大一天,社会会发生爆裂 ”,“ 国家主义存在一天,武力则愈加强悍一天,结果没有不发生惨剧的,联系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十月革命以及马克思主义传播概括回答。 ( 2)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不难看出二者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态度明显不同,再从二者具体的思想主张找出不同之处;对 张东荪的思想进行简要评价,除了评价张东荪具体思想的影响外,还应结合 1919年正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偏激性在张东荪的思想也有体现。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特别是在推动基础设施和大规模制造业的发展方面,政府弥补了私人部门弱小的不足。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私人部门逐渐壮大,而基础设施也基本完善,同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用品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这时,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生产领域中逐步退出,而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提供公共用 品。 …… 在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弱化地方政府干预和法制化、民主化进程来保证民众的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 —— 陆铭等著《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 请选取一个角度,运用中外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所述政府与经济的关系进行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 示例一 角度: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 说明:新中国建立初期实施一五计划,经济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新中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助于稳定政权,发展国民经济;斯大林模式中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