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xx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统测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 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 „„ 这些活跃的 “地缘战略棋手 ”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 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这一现象是 A.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 两极格局的瓦解 C.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 欧共体的成立 第 Ⅱ 卷(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36 题~第 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42 题~第 46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25 分) 材料一 语言文字是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符号系统,是全部文化和文明中最基本、最稳定、最持久的构成部分……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 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规范。 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 ……北魏孝文帝改革将汉语作为“正音 ”。 ……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 ……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 —— 《汉字发展史纲要》 材料二 高玉在《汉字简化思想:百年历程及其反省》中说:“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汉字汉语变革的根本原因不是语言自身,而是语言之外的社会文化变革的要求。 ……面对西方列强的攻势,中国一方面是抵御、自保,另一方面也开始反思,进而痛苦地向西方开放,向西方学习……清末汉字汉语改革就是在这种反思过程中发生的。 ” 钱玄同在《新青年》上说:“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 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须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 (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汉语演变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起源和演变的主要 过程。 ( 12 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初汉字(汉语)改革的原因。 如何看待汉字 (汉语)的改革。 ( 13 分) 41. 观察图片,完成下列要求。 ( 12 分) 综合所有图片内容拟定一个主题,结合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对所拟主题加以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逻辑严密) 请考生在第 4 4 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并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4.【历史 ——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 材料 元狩四年 (前 119 年 ),汉武帝颁布了打击富商大贾的算缗令和告缗令。 据《史记〃平准书》的记载,这两项法令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凡属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囤积商等,不论有无市籍(汉代商人另立户口册,叫做市籍),都要据实向政府呈报自己的财产数字,并规定凡二缗(一缗为一千钱)抽取一算,即一百二十 文。 而一般小手工业者,则每四缗抽取一算,这叫做“算缗”。 (二)除官吏、三老(乡官,掌教化)和北边骑士外,凡有轺车(即小马车)的,一乘抽取一算;贩运商的轺车,一乘抽取二算;船五丈以上的抽取一算。 (三)隐瞒不报,或呈报不实的人,罚戌边一年,并没收他们的财产。 有敢于告发的人,政府赏给他没收财产的一半,这叫做“告缗”。 (四)禁止有市籍的商人及其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