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xx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和摩擦 , 绳足够长。 正确描述小物体 P 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 ( ) 二、实验题(本题有 2 小题,共 15 分) 13.(8 分 )如图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 50 Hz的交流电源 ,打点 的时间间隔用 Δt 表示。 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 ,某同学设计了 一种方法用来探究 “在外力一定的条 件下 ,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 (1)本实验中 ,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 ,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 ,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 (2)下图是实验所得纸带, 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 s s2和 s3。 a可用 s s3和 Δt表示为 a=。 图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 s s3 的情况 ,由图可读出 s1= mm,s3= mm, 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 a=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4.(7 分 )在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 ”的实验中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所用的 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 ,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 ,再将 5 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 ,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 (1)有一位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 6 组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 ,请作出 FL 图线。 (2)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 L0= cm,劲度系数 k= N/m。 (3)该同学实验时 ,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悬挂放置相比较。 优点在于 :。 缺点在于 :。 三、计算题(本题有 3 小题,共 37 分 ) 15.(10分 )如图 甲 所示 ,质量 m=1 kg的物块在平行斜面向上的拉力 F 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 动 ,t= s 时撤去拉力 ,利用速度传感器得到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像 (vt 图像 )如 图乙所示 ,g 取 10 m/s2,求 : (1)2 s 内物块的位移大小 s 和通过的路程 L。 (2)拉力大小 F 及在斜面的摩擦力 Ff。 16. (12 分 )如图所示长 2m 的木板 AB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 ,C 为其中点。 木板上表面 AC部分光滑 ,CB 部分粗糙 ,下表面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1=。 木板右端静止放置一个小物块 (可看成质点 ),它与木板 CB 部分的动摩擦因数 μ2=。 已知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