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2内容摘要:
B、 汉长城 C、 明长城 D、 滇长城 想了解中国 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唐本草》 2哪位诗人的诗被誉为 “ 诗 史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杜 2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这是一首题为《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词作者是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 2北宋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逼上梁山,参加农民起义,这一文学形象出现于( ) A.《西游记》 B.《红楼梦》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 2 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 “ 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 ”这幅画应是 A.《天王送子图》 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D.《步辇图》 2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 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层,却见下面是一轴轴的书画卷轴。 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 “ 送子天王图 ” , “ 送子天王图 ” 的作者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赵孟頫 二、材料解析题( 2 2 28小题各 8分,共 24 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时候,考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比较严格。 不少人从少年考到白头仍然未中进士。 后来有诗说; “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唐太宗在金殿端门 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 “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彀,是使劲张弓。 彀中,指箭能射及的范围。 比喻受人笼络、由人控制) 材料二 明朝考中举人的很多人,都是没有真才实学的迂腐儒生。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沉痛地说: “ 八股之害 ,等于焚书。 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 回答: ( 1) 科举制度始创于哪个朝代。 在这之前(三国到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主要是通过什么制度。 ( 2) 结合材料说说在唐朝和明清两朝,科举制度都有怎样的发展。 带来哪些不同的影响。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 一。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2
相关推荐
,第 14 题 14 分,共 26 分) 13.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从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的发展史。 【 镜头回放 】 电视连续剧《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 50 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 剧中, 1958 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 历史回顾 】 重庆丰都县树人镇在 1958 年 10 月份,一呼百应,两天之内就集合上山的炼钢“部队 ”
、 1919 年的巴黎和会和 1945 年雅尔塔会议相似之处有 : ① 大国强权政治明显 ② 重新确立战后亚欧政治版图 ③ 都有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内容 ④ 都有损害中国主权的做法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1 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新政( Newdeal)的“新”在何处 : A、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B、调整农业政策 C
942年 1月 1日、 26国代表、美国首都华盛顿”。 由此判断出该小组想了解的历史事件是 A.《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B.斯大林格勒 战役 C.莫斯科战役 D.诺曼底登陆 ,极大地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成为重要转折点的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 《拯救大兵瑞恩》以 1944年一场著名的登陆战为背景,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诗篇,这场战役是
,从右图反映出秦哪一方面的暴政 A. 滥用民力,徭役沉重 B.兵役负担沉重 C.赋税沉重,占农民全年收成的三分之二以上 D. 刑法严酷 13. 县 ” 作为行政 区 划单位的制度由来 已久 ,这种制度开始 于 秋 14. 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自由买卖 ,免除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的徭役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15. 命出使西域
A.王羲之 B.王献之 C.顾恺之 D.柳公权 2画家的绘画达到高超的水平,要求他笔下的人物,不仅形象优美逼真,而且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都得到充分的表现。 下列东晋的哪个 画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 ) A.王羲之 B.顾恺之 C.吴道子 D.阎立本 拓展探究典型题 综合题 2下列堪称世界奇迹的有 ( ) ①战国编钟②秦始皇陵兵马俑③《兰亭序》④《洛神赋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由的权利 D、促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 2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清朝统治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2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2 新文化运 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