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的几种育苗方法内容摘要:
2、育苗选择土质肥沃,能排能灌的地块作苗圃,把当年自然生长的根蘖苗、断根培育的苗,按合理的密度移植到苗圃,集中培育。 这样便于管理,产苗量多,苗木侧根较多,移栽成活率高。 三、嫁接育苗一般在 4 月中旬至 5 月中旬,把品种优良的枣树芽条接在酸枣树苗上。 嫁接的方法有劈接、嫩梢芽接、硬枝芽接、插皮接等方法。 四、种子育苗从品质好的枣树中筛选出有枣仁的枣核取出枣仁,放在 25的温水中浸泡一昼夜,捞出放在筐里,用湿布蒙盖,种子的温度保持在 24左右,每天用 25的温水冲 4 次,3 天后大部分发芽,第 4 天即可播种。 育苗地要施足底肥,深耕细耙,开成深 10 厘米的沟,行距 65 厘米,沟内合理灌水,水渗完点 3、播,株距 20 厘米,每穴放种 34 粒,然后用细土覆盖将沟平好,并培成一个宽 15 厘米、高 10 厘米的小土堆,5 日后平去土堆,一周后幼苗拱出地面。 第三年春季即可移栽。 五、克隆育苗克隆育苗是运用生物工程的系统技术培育树苗的一种新方法,是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一种先进育苗法,并在产业化生产中推广应用。 该方法是以枣树的茎段、茎尖为材料,通过热脱毒和试管克隆相结合生产的优质枣树苗。 2003 年该方法培育的 20 多万株枣苗,在陕北和山东省的十多个地区试栽,经过跟踪调查表明移栽成活率高,长势喜人。 克隆枣树目前已在延川、延长、黄陵等县产业化生产中推广应用,其育苗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专利查询。枣树的几种育苗方法
相关推荐
时期 9. “神农耕而作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B、大汶 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随葬品 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 D、大汶口原始居民中晚期出现了贫富分化 ,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时代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 用火把肉烧成熟食用 C.穿着麻布缝的衣服 11. 处在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的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墓葬里,随葬品的数量差距很大。
概念入手,然后分析其内涵和外延。 题干中的“现代化”应该包括科学化,“面向世界”应该具有开放性,“面向未来”应该是走向民主化、法 制化,而不是走向专制。 答案: C ,文学走向繁荣的主要原因有( ) ①新中国的诞生,使 人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 ②中华民族的独立,使作家焕发出创作的激情 ③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④我国的民主、 法制建设超过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A.①②③ B
2、温室加代新品种选育,于春茬、秋冬茬选育两代后,采用单株混合选育自交系,以航椒新品为父(母)本,经过数代培育,于今年选育出 2 代优良新品种航天辣椒 4、5、6 号。 专家鉴定成果优据悉,此次鉴定由省科技厅组织,天水市科技局主持。 专家组成员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院长、神舟 15 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省科技厅副厅长郑华平及中科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省科技厅
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孙 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扶清灭洋” D.三民主义 1 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 “欢呼 ”声中失败的。 之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是因为: ① 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② 没有推翻清朝统治 ③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认为 ④
C、外焰 D、灯芯 1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 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 B、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气体交换,使二氧化碳进入血液, 同时排出 氧气。 C、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D、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的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1下列哪个实验仪器在加热时能使蒸发皿物体均匀受热。 ( B ) A、酒精灯 B、 石棉网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