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xx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燃性﹣﹣常用于炼铁 ① 可用石蕊试液鉴别 CO和 CO2 ② 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物质的构成 D.化学符号的意义 ①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② 构成原子的微粒都不带电荷 ①O 2:两个氧原子 ②O 2﹣ :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A. A B. B C. C D. D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硬水与软水;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浓硫酸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相应的用途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硬水、软水的不同性质进行鉴别. C、根据离子是带电的原子进行判断. D、根据符号的意义进行判断 【解答】解: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故可用 于冶炼铁,故 A错误; B、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而一氧化碳不具有此性质;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丰富的为软水,故 B正确; C、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分子和原子都不带电,而离子带电,故 C错误; D、 O2表示的是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故 D错误. 故选 B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6.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为 灭掉室内大火,迅速打开门窗降温 B.为节约用水,工业废水直接用于农田灌溉 C.为除去铝壶中的水垢,用盐酸长时间浸泡 D.为防止铁锅生锈,在其表面涂抹一层食用油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化学与能源;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 A、根据室内着火要迅速打开门窗通风是错误的,因为通风后增大了氧气的流通,火势更大解答; B、根据工业废水含有含有有害物质分析; C、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与水、氧气充分 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解答. 【解答】解: A、室内着火要迅速打开门窗通风是错误的,因为通风后增大了氧气的流通,火势更大,符合题意,故错误; B、由于工业废水含有有害物质,不能直接用于浇灌农田,故错误; C、用盐酸长时间浸泡铝壶内的水垢,除去水垢后铝与盐酸接触,能发生置换反应导致铝壶损坏,故错误; D、为了防止铁锅的锈蚀,可以采用在其表面涂抹一层食用油能使铁与氧气、水分隔绝,能防止生锈,故正确. 答案: D 【点评】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 理念.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防止金属锈蚀的措施等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7.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两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 FeCl2溶液的方案中可行的是( ) A.过量的 Fe粉与稀盐酸混合后,过滤 B.过量的 Fe2O3与稀盐酸混合后,过滤 C.过量的 Fe粉和 ZnCl2溶液混合后,过滤 D.过量的 CuCl2溶液与 Fe粉混合后,过滤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A、根据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 B、根据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 和水进行分析; C、根据铁不会与氯化锌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过量的氯化铜和铁反应后,得到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物进行分析. 【解答】解: A、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 A正确; B、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 B错误; C、铁不会与氯化锌反应,故 C错误; D、过量的氯化铜和铁反应后,得到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物,故 D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铁与酸、盐的反应,考虑金属的活动性、铁与酸反应后生成的是亚铁离子;对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及混合物的分离也有涉及.掌握铁与酸、盐反应后生成的是亚铁 在解决本题中尤为关键. 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t1℃ 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t2℃ 时,将 30g甲物质放入 70g水中,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100g D. t2℃ 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 温度; B、根据 t1℃ 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00%解答; C、根据 t2℃ 时,甲的溶解度是 30g分析解答; D、根据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解答. 【解答】解: 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不知温度,则无法比较,故错误; B、 t1℃ 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00%.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正确; C、 t2℃ 时,甲的溶解度是 30g, 100g水中最多溶解 30g, 30g甲溶解在 7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 =21g+70g=91g,不是 100g溶 液;故错误; D、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从 t 2℃ 降到 t1℃ ,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确定,故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混合物的分离等知识. 二、理解与应用(本大题包括 4个小题,共 16分) 9.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物的化学式 P2O5 ; ( 2)烧碱溶液、食盐溶液中都存在的金属离子 Na+ ; ( 3)硝酸铵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 O ; ( 4) 通过化合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五氧化二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 2)烧碱溶液、食盐溶液中都存在的金属离子是钠离子,写出其离子符号即可. ( 3)硝酸铵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42 ):( 14 ):( 163 ) =7: 1: 12,硝酸铵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氧元素,进行分析解答. ( 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合反应,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解答】解:(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五氧化二磷,其化学式为: P2O5.。山东省德州市20xx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 D.侧芽产生的生长素比顶芽多,所以侧芽的生长受到抑 制 24. 如图所示, a、 b、 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 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a、 b向光弯曲生长, c背光弯曲生长 B. a直立生长, b、 c向光弯曲生长 C.图 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
)fx的极值; (Ⅱ)当 0a 时,讨论函数 ()fx单调性; (Ⅲ)是否存在实数 a ,对任意的 m , (0, )n ,且 mn ,有 ( ) ( )f m f n amn 恒成立。 若存在,求出 a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高三数学(文科)试题 答案 一、选择题 15:ACDCA 610:BDDBB 二、填空题 3 5 15. 2,2e 三、解答题
高三数学(理科)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ACDCA 610:BDDBB 二、填空题 12. 548 15. 2,2e 三、解答题 :(Ⅰ) 13( ) 4 s in ( c o s s in ) 322f x x x x 22 sin c o s 2 3 sin 3x x x si n 2 3 cos 2xx 2sin(2 )3x , ∵ 0 6x
从上表可以看出 A.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B.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 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C.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D.我国的科技实力已基本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答案】 AB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表格分析题。 认真观察表格可知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我国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离子或氢氧根离子, A.钠离子不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都是无色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 A错误; B.强碱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不与氢离子反应,能够与铝反应生成氢气,且为无色溶液,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 B错误; C. HCO3﹣ 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 C正确; D.镁离子不与氢离子反应,且为无色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 D错误; 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