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xx-20xx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4月月考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离子或氢氧根离子, A.钠离子不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都是无色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 A错误; B.强碱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不与氢离子反应,能够与铝反应生成氢气,且为无色溶液,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 B错误; C. HCO3﹣ 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 C正确; D.镁离子不与氢离子反应,且为无色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 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 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 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 )等;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 OH﹣ ;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 Fe2+、 Fe3+、 MnO4﹣ 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 “ 氧化还原反应 ” 、“ 加入铝粉产生氢气 ” ;是 “ 可能 ” 共存,还是 “ 一定 ” 共存等. 9.一定量的锎( 98252Cf)是医学上常用作治疗恶性肿瘤的中子源, 1mg( 98252Cf)每秒约放出19 9个中子.下列有关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中,质子数为 98 C.( 2020广东模拟)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如图的方法形象地表示:其中 ● 表示质子或电子, ○ 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 ①②③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互为同位素 B. ①②③ 互为同素异形体 C. ①②③ 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 ①②③ 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分析】 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之间互为同位素; B、同种元素组成的性质 不同的单质之间互为同素异形体; C、质子数决定化学性质; D、质量数 =质子数 +中子数. 【解答】 解: A、从图示知 ① 、 ② 、 ③ 中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且都等于 1,可知 ①②③ 代表的微粒分别为 11H、 12H、 13H,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 A正确; B、 ①②③ 互为同位素,不是同素异形体,故 B错误; C、 ①②③ 互为同位素,同位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 C错误; D、 11H、 12H、 13H,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质量数 =质子数 +中子数,所以质量数不同,故 D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原子构成知识,可以 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11.关于元素周期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有 7个主族, 7个副族, 1个 0族, 1个第 Ⅷ 族,共 16个纵行 B.除 0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C.周期表中的过渡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 D.若原子序数为 n的原子在第 ⅡA 族,则原子序数为 n+1的原子一定在第 ⅢA 族 【分析】 A.元素周期表共有 18个纵行; B. O、 F没有最高正价; C.过渡金属元素包括副族和第 VIIIA族; D. ⅡA 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n,若在短周期时同周期 ⅢA 元素 的原子序数为 n+1,在 5周期相差 11,在 7周期相差 25. 【解答】 解: A.元素周期表有 7个主族, 7个副族, 1个 0族, 1个第 Ⅷ 族,其中第 VIII族包含 3个纵行,共 18个纵行,故 A错误; B. O、 F没有最高正价,其它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故 B错误; C.过渡金属元素包括副族和第 VIIIA族,副族和第 VIIIA族全部为金属元素,又称为过渡元素,故 C正确; D. ⅡA 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n,若在短周期时同周期 ⅢA 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n+1,在 5周期相差 11,在 7周期相差 25,则原子序数为 n+1的原子一定在第 ⅢA 族,也可能在第IIIB族,故 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结构及应用,把握元素周期表及元素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2.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 aA﹣ 、 bB2﹣ 、 cC+、 dD2+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为 D> C> A> B B.原子序数为 a> b> c> d C.离子半径为 A﹣ > B2﹣ > C+> D2+D. a+2=c 【分析】 aA﹣ 、 bB2﹣ 、 cC+、 dD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 构,则有: a+1=b+2=c﹣ 1=d﹣ 2,A、 B在周期表中 C、 D的上一周期,并且原子序数: d> c> a> b,结合元素周期律递变规律解答该题. 【解答】 解: aA﹣ 、 bB2﹣ 、 cC+、 dD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有: a+1=b+2=c﹣ 1=d﹣ 2, A、 B在周期表中 C、 D的上一周期,并且原子序数: d> c> a> b, A.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同周期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半径减小,电子层多的半径大,则原子半径为 C> D> B> A,故 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原子序数: d> c> a> b,故 B错误; C.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离子半径为 B2﹣ > A﹣ > C+> D2+,故 C错误; D.由 a+1=c﹣ 1可知, a+2=c,故 D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明确核外电子排布确定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是解答该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3.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①Si ②Al ③SiO 2④Al 2O3 ⑤NaHCO 3 ⑥Al ( OH) 3 ⑦ ( NH4) 2CO3. A. ②④⑥ B. ②④⑤⑥⑦ C. ④⑤⑥ D.全部 【分析】 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判断,中学常见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主要有: ① 两性物质: Al2O ZnO、 Al( OH) Zn( OH) 氨基酸、蛋白质等; ② 多元弱酸的酸式盐: NaHCO KHS、 KHSO NaH2PO4等; ③ 弱酸的铵盐及其酸式盐:( NH4) 2S、 NH4HS、( NH4) 2CO NH4HCO CH3COONH4等; ④ 某些具有两性的金属: Zn、 Al等; ⑤ 某些非金属: Si、 S等; ⑥ 其它一些物质.如: a、某些盐类物质既与酸反应,又与碱 反应; b、个别酸性氧化物 SiO2; c、具有还原性的无氧酸: H2S、 HI 等与氧化性酸反应、与碱反应; d、具有氧化性酸:浓 H2SO HNO3等与还原性酸反应、与碱反应. 【解答】 解: ①Si 是非金属单质,只能和 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故错误; ②Al 是金属单质,但能和稀硫酸、 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故正确; ③SiO 2是酸性氧化物,只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错误; ④Al 2O3是两性氧化物,能和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故正确; ⑤NaHCO 3是弱酸酸式盐,能和稀硫 酸、 NaOH反应生成盐,故正确; ⑥Al ( OH) 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和稀硫酸、 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故正确; ⑦ ( NH4) 2CO3是弱酸的铵盐,能和稀硫酸、 NaOH反应,故正确;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及知识运用能力,注意规律中的特殊现象,注意归纳总结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题目难度不大. 14.下列有关金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Cu和 S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可生成 CuS B.金属铁和铝都可以被浓硫酸钝化,因此铁和铝都不能与浓硫酸反应 C.等质量的金属铝,分 别和足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氢气一样多 D.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最佳试剂是稀硝酸 【分析】 A、 S为弱氧化剂只能将铜氧化为亚铜; B、在常温下金属铁和铝都可以被浓硫酸钝化,在加热的条件下铁和铝都能与浓硫酸反应;。山东省德州市20xx-20xx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4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相关推荐
从上表可以看出 A.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B.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 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C.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D.我国的科技实力已基本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答案】 AB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表格分析题。 认真观察表格可知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我国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高三数学(理科)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ACDCA 610:BDDBB 二、填空题 12. 548 15. 2,2e 三、解答题 :(Ⅰ) 13( ) 4 s in ( c o s s in ) 322f x x x x 22 sin c o s 2 3 sin 3x x x si n 2 3 cos 2xx 2sin(2 )3x , ∵ 0 6x
燃性﹣﹣常用于炼铁 ① 可用石蕊试液鉴别 CO和 CO2 ② 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物质的构成 D.化学符号的意义 ①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② 构成原子的微粒都不带电荷 ①O 2:两个氧原子 ②O 2﹣ :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A. A B. B C. C D. D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硬水与软水;分子
乙国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 130公顷可耕地的使用 权,租期为 99年,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船运回国。 材料二 甲国和乙国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1)推断乙国东岸气候类型的名称并说明推断的理由。 ( 8 分) (2)结合材料,分析乙国发展粮食作物种植的 优势条件。 ( 8 分) (3)6 月一艘运粮船从乙国经 18 天航行抵达甲国,指出沿途气温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 ( 8分)
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调整农业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 20.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 政、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 ( ) A.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 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 D.运用政权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21.骆晓会教授在《陈独秀对苏俄革命和建设模式的反思与批判》中谈到:“陈独秀始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