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内容摘要:

第7章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第 7章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教学目标掌握: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定义与分类;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躁狂)的护理;熟悉: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了解:情感性精神障碍病因和治疗原则;学习心境障碍的重要性( 1)1、隐匿性抑郁症( 情绪的抑郁表达不良情绪的躯体表达加重常见主观有慢性疼痛心慌、胸闷、痛及憋气等学习心境障碍的重要性( 2)2、躯体疾病伴发抑郁内科住院患者中约有 1/3伴抑郁症糖尿病 14 18晚期肾病 22癌症 20 45中风者 33帕金森 1/3(约 33)综合性医院内科区 417例躯体疾病患者中度 以上的抑郁患者约为 度 抑郁症患病率 科医生的识别力仅为 情绪 :受一定意识影响的一种心理状态。 与有机体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否满足有关。 情感 :对事物的好恶态度、道德性。 受社会关系的影响。 爱国(情感) 绪) 心境 :是 一种持续、微弱、不受意识控制较广泛地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状态。 基本概念第一节 情感性精神障碍 概述 又称心境障碍是指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 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一、定义及主要特点二、分类根据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 3版( 将情感性精神障碍分为以下 5类:三、流行病学特点( 1)发病率 我国, 1982年, 12个地区,;1992年, 7个地区, 为 同一时期,西方国家为 2( 2)预后患者病后 70%保持良好的社会功能;近 10%完全丧失社会生活能力;20%在较长时间不能工作或从事完整的社会功能。 四、病因及发病机制综合作用结果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关系6个月内有重啊生活事件发生者,其抑郁发作的危险率增高 6倍,自杀率增高 7倍。 第二节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 躁狂发作 抑郁发作 双相障碍根据国内最近颁布的 感性精神障碍表现形式为总是心情不好是病,好过头了也是病。 【 典型病例 】某男 , 35岁 , 工人。 患者在 1994年 2月无明显诱因表现话多 ,无故指责他人 能当局长 ,能做生意赚钱 , 无控制买东西 , 散发给陌生人。 对人一见如故 , 讲话滔滔不绝 , 难于打断起语速 , 内容多为自吹自擂。 别人稍不如他意 , 就发脾气 , 骂人 , 有时甚至冲动打人。 活动多 , 爱管闲事 , 整日忙绿 , 有时站在马路上指手划脚 , 不认为自己有病。 经治疗数周后痊愈出院。 出院后一切正常。 患者出院后 1年多 , 之后 5次复发而住院治疗。 每次症状基本相同。 病情缓解后 , 自知力恢复 , 生活劳动基本正常 , 无残留症状。 躁狂发作临床症状 “ 三高 ” :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意志增强 睡眠需要减少 夸大妄想 食欲增加,性欲亢进 易激惹 精神运动性兴奋 病程:持续一周即可确定诊断 多发于春末夏初躁狂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 思维奔逸( 特征性症状 ) ,主要表现为 :思维联想(思维形式)障碍联想速度的明显加快思维敏捷、记忆增强、随境转移、出现音联、意联和韵联躁狂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2) 情感高涨( 必备症状 )内心体验:持续存在的兴奋、喜悦或激惹外在表现:思维敏捷、语流速度明显加快活动增多、 “ 主意 ” 多、 “ 想法 ” 多,但干事有始无终的情况多,有的患者表现为情绪起伏大。 躁狂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3)有的患者可出现妄想(常见被害、夸大妄想)还有的患者可以出现其它思维形式障碍行为:精神运动性兴奋:活动增多、可出现轻率行为、攻击行为本能行为异常(食欲亢进、性欲亢进、睡眠需要量减少)病例:周小姐最近半个月情绪突然高涨,多晚失眠,并唱歌吵至夜深,邻居忍受不了,最后周小姐给送往医院治理。 周小姐五年前首次病发,当时刚上大专,没多久因为失恋而情绪低落了数月,功课也追不上,于是非常绝望,并企图自杀。 其后进住精神病医院,逐渐康复过来。 出院后,周小姐回校复课,过了一学期已可应付。 可是,到了学期考试前,病势又转坏。 周小姐没有专心温习,反而四处逛街,购物挥霍,狂签信用卡,又穿得花枝招展,戴着彩色帽子,到处惹来奇异目光。 诊断标准症状标准严重程度诊断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 >1W排除标准【 病例 】某女 , 32岁 , 会计。 患者首次发病与 2003年底 ,单位领导在总结会上提出要各个部门进行工作考核 ,对财务工作进行审核。 当晚患者难以入眠。 几天后少言寡语 、 闷闷不乐 、 少食少动 、 自己轻语:我有罪 ,我不该吃饭 , 我贪污 , 该枪毙等。 语言缓慢简单 , 声音低纯。 入院后经治疗 2个月后 , 症状消失 , 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2005年 1月第二次复发 , 无明显诱因心闷心烦 ,语言少 , 语速慢 , 活动少到整日卧床。 给医生和同事下跪 , 称有罪 , 夜间不用药不能入睡 , 早醒。 经再次住院治疗后症状消失 , 自知里恢复出院。 好发于秋冬季节 情绪低落持续两周以上 影响生活、工作 有反复发作倾向 全球患病率 5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中国90%的抑郁症患者未得到正规治疗抑郁发作中国抑郁症的有关情况根据 有 20%的人有抑郁症状有 7%的人患有重性抑郁症抑郁症患者中有 90%的人未得到过正规治疗抑郁症占疾病负担的第二位“ 三低 ” :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 “ 三无 ” : 无用,无助,无望 “ 三自 ” : 自责、自罪、自杀核心表现是 “ 丧失感 ” , 即表现为快乐、希望、自尊、兴趣、生活的价值与动力、欲望(包括本能的食欲、性欲与心理社会性的欲望)等的下降或丧失。 典型的 “ 三低 ” 症状 患者闷闷不乐 , 无愉快感 , 凡事缺乏兴趣; 情绪低沉 、 悲观绝望 , 有度日如年 , 生不如死之感; 伴有焦虑。 典型的病例 , 抑郁心境具有 昼重夜轻 的特点。 自我评价低。 心境低落:典型的 “ 三低 ” 症状 患者思维联想过程受到抑制,反应迟钝; 表现为言语减少、语音低、语速慢。 思维迟缓:典型的 “ 三低 ” 症状 行为缓慢、生活被动; 兴趣缺乏、回避社交; 严重抑郁患者常伴有 消极自杀的观念和行为。 意志活动减退:典型的 “ 三低 ” 症状 睡眠障碍(早醒)、乏力、便秘; 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等; 躯体不适主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等。 躯体症状:伴发症状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多梦、嗜睡等 食欲下降、性欲下降、体重减轻 焦虑:与现实不符的紧张、恐惧 躯体不适感:可涉及各个脏器 精神病性症状:罪恶妄想、被害妄想 躯体症状重或焦虑症状重时可能掩盖抑郁症状抑郁的多种表现形式 神经衰弱 躯体疾病伴发的抑郁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药源性抑郁 心境恶劣 (慢性疲劳综合症 ) 隐匿性抑郁:反复多次内科检查、治疗无效者抑郁症自杀 的危险因素 严重的抑郁情绪,顽固而持久的睡眠障碍 伴有自罪妄想、严重自责及紧张激越 家庭支持系统差 有抑郁和自杀家族史 有强烈的自杀观念,或曾经有过自杀史发生抑郁症的风险因素儿童期双亲的丧失 儿童期缺乏双亲的关爱 儿童期受到虐待,特别是性虐待 儿童期的其它经历,例如由于各种原因失去朋友或不能与成年人保持正常的关系和进行正常的交流发生抑郁症的风险因素较为明显的焦虑 、 强迫 、 冲动等特征的个体 具体表现为:过分疑虑及谨慎 , 力求完美道德感过强过分看重工作成效而不顾乐趣和人际关系出于维护躯体安全感的需要 ,在生活风格上有许多限制;或回避与人密切交往或职业活动等。 发生抑郁症的风险因素婚姻状况的不满意 ( 离异或 、 分居或丧偶的个体发生抑郁症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婚姻状况良好者 , 其中男性更为突出 ) 经济状况 生活事件 , 特别是持续时间在 2发生抑郁症的风险因素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氏病癫痫) 慢性躯体疾病(如心肌梗塞、糖尿病、甲减、恶性肿瘤等)自杀迹象 写遗书 整理旧物 突然关心他人 了断社会关系 收藏药品、刀、绳等关注抑郁症 关注情绪变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出现持续的忧愁与烦恼,应尽快寻求帮助 轻型抑郁时,可以靠心理疏导、换环境、运动等方式调节。 重度抑郁时,必须依靠药物 现有的药物可以安全有效地改善症状抑郁的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严重程度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 >2W 排除标准双相障碍 反复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紊乱的发作,时而情感高涨,时而情感低落,发作间期缓解 病程 >2表现为持续性并常有起伏的心境障碍,每次发作极少严重到躁狂或抑郁程度。 一般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年,甚至占据人一生中大部分时间。 发作形式包括 环性心境障碍 (反复出现情绪高涨或低落)和 恶劣心境 (持续出现情绪低落,原称 “ 抑郁性神经症 ” ,抑郁常持续 2年以上)。 患者常有自知力,有求治要求,社会功能受损较轻,生活不受严重影响。 抑郁症与恶劣心境障碍的区别:抑郁症以内因为主,家族遗传史阳性;后者以心因为主,家族遗传史不明显;前者精神运动性迟缓明显,有明显的生物学特征性症状,后者不明显;前者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后者无; 前者多为自限性病程,后者病程冗长,至少 2年,间歇期短;前者病前可有性格基础(环性性格)或无,后者有明显的性格基础,内向、郁郁寡欢、多愁善感。 诱发因素 常有 可有可无严重程度 轻 重持续时间 短 长自发缓解 常有 少有正常情绪反应和病理性情绪障碍的区别正常反应 情绪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情感稳定剂 碳酸锂 、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妥泰 首选抗躁狂药,尤其适用于双相障碍 作用温和,治疗急性躁狂时,需合并抗精神病药 副作用轻微,可用于长期维持治疗心境障碍的药物治疗 选 药 剂量:发作时 6002000mg/001500mg/d 注意: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需监测血锂浓度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和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抗抑郁药: 新药层出不穷 安全性更高,服用简便,价格更贵 起效时间 2周左右 维持治疗 首次发作:半年 反复发作:维持时间更长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物 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 选择具有改善情感症状、副作用轻的药物 舒 必利、泰尔登、新型抗精神病药 急性躁狂 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