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xx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v,将 “ 格利泽 581d” 视 为球体,可估算 A. “ 格利 泽 581d”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 B. “ 格利泽 581d”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 C. “ 格利泽 581d” 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v D. “ 格利泽 581d” 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v 12.图中 K、 L、 M 为静电场中的 3 个相距很近的等势面( K、 M 之间无电荷)。 一带电粒子射入此静电场中后,依 abcde 轨迹运动。 已知电势 jK < jL < jM, ULK = UML, 且粒子在 ab 段做减速运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不计重力 ) A.粒子带 正 电 B.粒子在 a 点的加速度小于在 c 点的加速度 C.粒子在 a 点的动能大于在 e 点的动能 D.粒子在 c 点的电势 能大于在 d 点的电势能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B.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 C.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的实验都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D.重核裂变过程生成中等质量的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但质量一定减少 14.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 A 和物块 B,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小滑轮 O,倾角为 30176。 的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 A 的质量为 m, B 的质量为 4m,开始时,用手托住 A,使 OA段绳恰好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 OB 绳平行于斜面,此时 B静止不动,将 A 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小球 A 的机械能不守恒, A、 B 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B.物块 B 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C.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右 D.小球 A 摆到最低点时绳上的拉力大小为 2mg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52 分) 注意 事项: 第Ⅱ卷 须 用 黑 色 墨水签字笔在答题 卡 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二、实验题 (2 小题 , 共 14 分 ) 15.( 4分) 某学生用游标尺上标有 20 等分 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游标卡尺的精确度为 ______mm;该工件的长度 L=______cm. 16. ( 10 分) 某实验小组在 “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 的 质量、受力的关系 ” 实验中,设计出如下的实验方案,其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 已知小车质量 M=,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 交流电频。山东省20xx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Na2CO3 ⑤ MgCl 2 (aq) Mg(OH)2 MgO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13.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 SO2-4 的下列操作中最合理的是 ( ) A.加入硝酸酸化的 Ba(NO3)2 B.先加 HNO3酸化,再加 Ba(NO3)2溶液 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 BaCl2溶液 D.加入盐酸酸化了的 BaCl2溶液
2、干燥器内)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内备用,切记一定要将花药烤干,否则瓶内花药极易发霉失活。 2、授粉方法选择桃树上盛开的花朵,在桃树开花期间的每天上午 9:00下午3:00 之间,用干净柔软的毛笔或带橡皮的铅笔上的橡皮头蘸取花粉,点在花的柱头上即可。 二、蜜蜂授粉1、放蜂数量一般每半亩的日光温室放 12 箱蜜蜂,蜜蜂少不能使每一朵花及时、正常授粉,蜜蜂多又浪费蜂源,增加生产成本。 2
③④ ,其质量和卫生状况让市民很不放心,为此,某市决定实施“放心豆制品”工程。 以下选项按照逻辑先后顺序排列,合理的是 ( ) ①市政府发布《关于推进豆制品作坊整治提升工作的通知》,有关部门联动监管 ②市商务局开展调研,形成《我市豆制品作坊整治提升工作方案》 ③市政协委员提交《关于加快推进豆制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建议》的提案 ④市政协把《关于加快推进豆制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建议》移交主管部门办理
2、如腐熟人粪屎,结果大树一般每蛛施用 80斤或腐熟豆饼 2斤或不含氯化物的氮磷钾多元复合肥公斤。 采用沟施,沟深 20 厘米左右,施肥后及时覆土。 3叶面追肥除膜后,每隔 15 天左右叶面喷施绿兴 1000 倍(或活力素等)加尿素 隔次加磷酸二氢钾 以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增加树体营养积累。 4适时灌水、中耕追肥后立即灌水,以后根据土壤墒情和树体生长状况适时灌水。 同时雨季来临时,又要搞好棚内排水
清政府民政部针对从前各种善堂、善局重养轻教的弊端,明确责成地方官绅体察情形,在各种养济院、清节堂中附设工艺所, “ 兴养立教 ”。 1943年,国民政府社会部次长洪兰友参与了《社会救济法》的制定,他表示:在现代社会, “ 人民之于国家,休戚相关,患难与共,其于救济事业,自当视为政府对于人民应尽之责任 ”。 晚清创办工艺局,其收养对象仍根据道德要求分别上下差等: “ 身家清白,穷无所归者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