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市场分析内容摘要:

食用油市场分析 食用油市场分析近几年,我国制油用油料总量基本维持在 3000 至 3200 万吨之间,丰收年可达 3500 万吨,食用油总产量一般在 720 至 800 万吨之间。 其中,菜籽油约 300 万吨,棉籽油约 140 万吨,豆油约 150 万吨,花生油约 160万吨,葵花油约 15 万吨,胡麻油约 10 万吨,芝麻油约 8 万吨,米糠油和玉米胚油约 3 万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均食用油的消费量在稳步增长。 1998 年我国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为 7 公斤左右,预计 2010 年我国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将达到 15 至 17 公斤。 此外,近来我国饲料工业向规模化发展,对各种油粕的需求也有所增加。 据有关部门估计,食用油年消费量在 19992000 年度(10 月9 月)已达到 1600 万吨,为 1991 1992 年度(10 月9 月)900 万吨的 18 倍。 在进出口方面,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近几年我国进口植物油基本稳定在 200 至 300 万吨之间,据统计,1996 年为 274 万吨,1997 年 286 万吨, 1998 年 219 万吨,1999 年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 208 万吨。 2000 年 1至 10 月份我国累计进口食用植物油(包括棕榈油)140 万吨,比 1999 年同期下降 184;其中豆油及其分离品累计进口 4 万吨。 另外,如果像有关人士预计的,中国如在近期加入 么我国在食用油和油籽进口的比例上会有所变化,至少暂时会出现植物油进口的增加、油籽进口的减少。 加入 ,我国将大幅度增加豆油和菜籽油的配额。 “入世”后的第一年,这两种油的配额将增加 100 万吨,豆油的配额将达到 170 万吨,菜籽油的配额将达 60 00 家超市、便利店、仓储商场、副食商场重点食品市场占有率最新调查,一季度食用油市场畅销的品牌是:“福临门”、“金龙鱼”、“火鸟”、 “绿宝”、“鲁花”、“骆驼唛”、“金梦” 、“金象” 、“样样红”和“花旗 ”,食用油上榜品牌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集中。 在被调查的 19 个品牌中,前四名销售额占有率之和达 市场销售比较集中。 食用油品牌位次出现新变化,北京品牌仍占有一席之地。 与去年相比,“福临门”与“金龙鱼”排名易位,“福临门”连续三个月占据头把交椅。 业内人士认为这与其采取有效的促销手段有直接关系。 北京品牌“火鸟”和“绿宝”,虽仍居销售额的第三、第四名,但这两种品牌占有率之和从去年的 30%“福 临门”、 “金龙鱼”、 “火鸟” 、“绿宝”这四大品牌成为食用油市场的四大支柱品牌。 核桃油:目前国际市场需求旺,用量大,价格已由每公斤 元上涨至 元。 去年美国市场核桃油的销售量达到 200 万吨左右,销售额高达 170 多亿美元,预计今年可突破 200亿美元。 我国核桃油销量逐年上升,销售额 从 1999 年至今一路攀升,2000 年为 4亿美元,2001 年为 5亿美元,今年预计上升为 6亿美元。 葵花籽油:我国葵花籽油销量居全球各类食用植物油销量的第二位,葵花籽油的销量占食用油销量已由去年的 6%7%,上升到 9%10%,而香港市场葵花籽油销量已占食用油总销量的 70%以上。 葡萄籽油:是高营养食用油,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消费量逐年上升,不少国家已用葡萄籽油已被国外许多开发商看好,纷纷投资建厂。 我国葡萄籽油虽然开发较快,年产量已由 1999 年的 升到 2001 年的 2亿公斤,预计今年将达到 内人士称,我国是核桃、葵花籽、葡萄生产大国,资源十分丰富,开发以上三种食用油是我国食用油市场上的一个新“卖点”。 目前,市场上大小品牌有 400500 个之多,竞争策略也各有不同,采用哪一种策略,企业还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新华社北京信息表明:长期以来,散装油占据了我国食用植物油的绝大部分市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小包装食用植物油的市场正在不断扩大,目前市场上有大小品牌 400京东方兴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提供的我国食用植物油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从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发展来看,形成了“多元论”的市场竞争策略。 调查显示,食用油行业特别是小包装食用油是我国食品行业中增长较快的一个门类,从其市场发展来看,形成了“多元论”的市场竞争策略:一是“吃螃蟹”论。 一般来讲,市场的投资回报率与其风险性成正比,风险程度越高,意味着其可能的收益率也高,这对企业家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而成功企业家的特质便在于敢于冒风险,而且是成功地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10 年前,我国食用油行业还基本上是散装油的市场,市面上到处充斥着杂质多、油烟多、卫生安全无保障的散装食用油,而符合国际卫生标准的小包装食用油市场还是一片空白。 应该说当时有此意识人并不在少数,但对于未来小包装食用油的市场前景很多人吃不准。 新加坡郭氏兄弟通过对国内外市场的考察,认为小包装食用油在我国肯定会有巨大 的市场,于是在 1990 年组建了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成为我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中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开始了我国第一个小包装食用油品牌金龙鱼的生产。 虽然之后有其他品牌的小包装食用油陆续进入了市场,但金龙鱼始终牢牢地控制了整个市场的主动权。 目前金龙鱼的市场占有率高达 如果再加上金龙鱼旗下的胡姬花、鲤鱼等 13 个品牌,几乎占据了整个小包装食用油的半壁江山;前年我国小包装食用油的销售额约为 100亿元,而金龙鱼及旗下品牌的销售额就达近 40亿元。 二是“切蛋糕”论。 市场好比一个大“蛋糕”,谁都想分得较大的份额。 而获得理想市场份额的关键是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才能使市场重新洗牌。 继金龙鱼第一个“吃螃蟹”后,福临门、厨宝、鲁花等很多品牌也先后出现,欲从金龙鱼的“嘴里抢食”,至于能“抢”多少,得“ 快切”,而“快切”的办法就是要有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 去年底中粮集团宣布从金龙鱼撤资,并提出拟用 3 年时间将旗下主流品牌福临门打造成国内食用油第一品牌;今年 4 月份中粮集团又与美国司、新加坡专业油脂公司等国际巨头联手,这都表明该集团正在加快“切蛋糕”的速度。 三是“资本论”。 食用油企业不仅经营成本非常高,而且风险性也特别大,从原料采购到销售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来保证。 例如在原料收购环节上,由于油脂原料的生产期较短,一年只有 14 的时间处于生产期,而且价格随国际市场行情变动较大,资金若不充裕则容易错过油料的最低购入价格,造成生产成本高于竞争对手;再如要降低生产成本则要提 高企业的规模化经营程度,而规模化经营则以强大的销售力为基础,这些都需要充足的资本来支撑。 这一切都表明食用油行业是一个起点高、靠资本运营的行业。 而无论是金龙鱼、福临门还是鲁花,其成功的背后靠的都是“资本” 的铁的意志,如福临门背靠中粮集团、A 司和 大企业。 经过了新一轮激烈的市场洗牌之后,中国食用油市场“金字塔”型的布局日趋明显,色拉油、调 和油和天然食用油分处于市场的塔基、塔腰和塔尖位置。 但是,日前此间 却有专家表示,一种用山茶油精制而成的食用油将极有可能成为 21 世纪中国首选的绿色健康油。 由此而产生的“茶油系”将成为中国健康食用油市场的一匹“黑马”。 这一提法的出现似乎寓意着中国高端食用油市场的版图将重新划分。 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专家预测说,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健康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时尚潮流。 高举“纯正、绿色”旗帜的花生油能够如此迅速的瓜分高端市场份额就足以证明一切。 据该中心专家介绍,从选料来讲,花生和山油茶都是优良的品种。 千百年来,茶油一直被中国南方省区居民视为山珍贡品,素有“油王”之美誉。 科学研究发现,茶油富含维素 E、脂肪酸和山茶苷,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居各种植物油之冠。 加之处于自然野生生长状态的油茶籽,远离城市“三废”污染源,几乎不受化肥、农药的污染,绝对不含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以及对人体有害的芥酸和棉酚等。 故从其种子中榨取的油脂,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食用油。 茶籽极低的出油率和独到的保健功能,使得这种纯天然的绿色食用油成为油中珍品。 据了解,在台湾其市售价是花生油的二十倍。 长期以来,由于技术开发、投资规模以及产业运作方面的不足,山茶油一直无法在食用油市场有大的作为。 最近,浙江一家名为“东茶科技”的企业携巨资进入这一领域,并采用现代化生产工艺,开发出用山茶油精制而成的“东茶油”系列产品,使油的品质得到极大提高。 其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达到了七十九比六比十四,与橄榄油不相上下,明显优于其它植物油品种。 专家认为,健康成分这一“杀手锏”足以使其成为食用油高端市场的一匹“黑马”。 据悉,“东茶油”的天然保健性,已令一些欧美国家的食用油经销商闻风而动,对其表示出强烈的合作意愿。 同时不少专家们也担心,由于其生长环境及生长周期的限制,野生茶籽的资源相对稀少,如果市场一旦启动,油品产量价格势必上扬,这将吸引大批小型茶油加工企业的进入,造成市场竞争的混乱。 目前,在国际国内食用油市场上,有以下四种特种食用油十分走俏,行情看好。 核桃油:目前国际市场上每公斤售价 8 美元左右,去年仅美国市场上核桃油的交易额就达 140亿美元。 我国核桃油的消费量也逐步上升,去年成交额已突破 5亿元人民币。 葵花籽油:销售量已占全球各种食用植物油的第二位。 在香港特区,已占食用油销售量的 70%;在法国,已占食用油消费量的 65%;我国葵花籽油销售量目前占食用油销售量的 8%左右。 葡萄籽油:是国际市场上日益青睐的高营养食用油,不少国家已掀起开发热,消费量迅速增加。 我国葡萄籽油的开发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在年生产量为 2亿公斤左右。 玉米油: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保健功能强的谷物食用油,是用含油量高达 7%至 9%的高油玉米精炼而成。 玉米油味道纯正,营养价值高,并具有保健功能,经常食用对预防心血管等疾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广东在春、秋、科均可种植高油玉米,其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看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