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xx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为电流表时,断开开关 S, R1和 R2并联,乙测干路电流,甲测 R2支路的电流,根 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阻值关系得出两支路的电流关系,进一步得出两电流表的示数之比. 【解答】 解:( 1)若甲、乙均为电压表时,闭合开关 S, R1和 R2串联, 电路中的电流相等, ∵ U 甲 : U 乙 =3: 2, ∴ I( R1+R2): IR2=3: 2, 解得 R1: R2=1: 2; ( 2)当开关 S断开,甲、乙两表是电流表时 R1和 R2并联, 两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 I= , ∴ = = , ∴ = .即两表的示数之比 I 甲 : I 乙 =1: 3. 故答案为: 1: 3. 9.如图所示,请根据小磁针的指向在图中标出磁 感线的方向和电源的正、负极. 【考点】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分析】 已知小磁针的磁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再由安培定则来得出电源的正负极. 【解答】 解:由图知:小磁针的磁极为:左 N、右 S,那么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螺线管的磁极为:左 N、右 S;则电源的左端正极,右端为负极. 由安培定则可作图如下: 10.如图所示是长为 3m的质地均匀平板的中点能绕固定的支点转动,平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 30176。 ,在板上站两个小孩.已知 30千克的甲小孩位于板的左端, 20kg的乙小孩位于板的右端.现甲小孩以 0. lm/s的速度向右慢慢移动, 5 秒时间后平板开始转动. 【考点】 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 如图所示,设平板开始转动时,甲移动的时间为 t,利用速度公式求甲走的路程,在三角形 OCA′ 中求此时甲对杠杆作用力的力臂;在三角形 OBD中求乙对杠杆作用力的力臂;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时间 t的大小. 【解答】 解: 如图所示,设平板开始转动时,甲移动的时间为 t, 则甲走的路程: AA′=vt , 此时甲对杠杆作用力的力臂: OC=( OA﹣ AA′ ) cos30176。 = ( 3m﹣ vt) cos30176。 , 乙对杠杆作用力的力臂: OD=OB cos30176。 = 3m cos30176。 , 因为杠杆刚好转动、处于平衡, 所以 G 甲 OC=G 乙 OD, 即: 30kg g ( 3m﹣ t) cos30176。 =20kg g 3m cos30176。 , 解得: t=5s. 故答案为: 5. 二、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21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C.压缩冲程中,热机将内能转化为机 械能 D.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考点】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燃料的热值;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扩散现象. 【分析】 (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就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 2)然后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燃料的热值和燃料的质量(或体积)有关; ( 3)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 ( 4)晶体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不变,但需要放出热量. 【解答】 解: A.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一定越多,因放出的热量还与燃料的质量有关,故 B不正确; C.压缩冲程中,热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C不正确; D、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不变,需要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故 D不正确. 故选 A. 12.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B.台风掀开屋顶的瓦﹣﹣屋内外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 C.软包装饮料吸管一端做成尖形﹣﹣减 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D.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小﹣﹣玻璃管倾斜 【考点】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液体沸点与液体上方空气压强有关,气压增大,沸点越高. 流体流速越快,压强越小;流速越慢,压强越大. 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后,对测量结果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结合以上内容,对各个选项分别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高压锅内,气压很大,所以液体沸点高.正确. B、屋外流速较大,压强较小 .正确. C、尖形物体的受力面积很小,压强很大.正确. D、托里拆利实验不会因为玻璃管倾斜而导致测量值偏小.错误. 故选 D. 13.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发现同学们要用的篮球差气,于是他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打气,则篮球内气体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过程是( ) A.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增大 B.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 C.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 D.无法判断 【考点】 密度的计算;质量及其特性. 【分析】 容器的容积决定气体的体积;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所含的 物质越多,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密度等于物体质量与物体体积的比值. 【解答】 解:因为篮球变圆后,容积不会增大,所以当篮球变圆后,继续给它打气气体的体积不变,但是所含的物质多了,所以气体的质量变大;又因为密度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而质量变大,体积不变,所以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增大,故气体的密度增大. 故选 B. 14.小明乘自动扶梯从地下铁路的出口处匀速上升到地面,他站在扶梯上不动.以下有关他受力情况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扶梯对他的支持力大于其体重 B.扶梯对他的支持力小于其体重 C.他受到平衡力的 作用 D.扶梯对他的支持力方向沿扶梯向上 【考点】 力与运动的关系. 【分析】 ( 1)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的受力情况有两种: ① 不受任何外力; ② 受平衡力的作用; 如果物体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会做变速运动. ( 2)二力平衡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 解:( 1)小明在电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他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故 AB是错误的,而 C是正确的; ( 2)扶梯对他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个力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扶梯对她的支持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故 D错误; 故选 C. 15.关于如图所示。安徽省20xx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含解析
相关推荐
电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激发的电场中,就受到了由 A指向 B的作用力 ,就受到了由 A指向 B的作用力 B激发的电场中,就对 B产生了由 B指向 A的作用力 ,就对 B产生了由 B指向 A的作用力 ,当开关 S闭合后,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A点的磁场方向向左 N极 P,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 ,其 N极的指向沿水平向右 ,当水平拉力 F=50N 时,恰好可以使物体 A 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中选出一条理想的纸带后, 某 同学计算出打几个计数点时的速度 v,测出各计数点到第一个点的距离 x,他用横坐标表示 x,纵坐标应表示 ____________,从而可得到一条直线。 他求出图线斜率为 k,当 k等于
下班晚”之间的矛盾是正确解决离校问题的关键 ④“放学早”与“下班晚”之间的矛盾既具有斗争性,又具有同一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 漫画的 哲学解读正确的是 ①价值观不同,人生道路就不同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实现人生价值必然要经历曲折的过程 ④成功的人生需要从错误的选择中汲取营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完成下列要求。 ( 26 分)
2、室保暖和增温工作,寒流来时注意保温,并注意不要浇水,以免降低土壤温度。 三是少施速效性化肥,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并进行根外追肥,根外追肥可喷施高效利植素、复合磷酸二氢钾、喷施宝等叶面肥。 四是雪后天晴时棚室应揭草苫,边揭边盖,并叶面喷洒 20左右的温水,及时摘除老叶,降低蒸腾作用。 至秧苗恢复正常生长后,白天可全部拉起草苫,即使是阴天也要尽可能拉起草苫,让秧苗多见散射光
,秦孝公任用 主持变法,使秦国富兵强,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 3)拿破仑在位期间,制定并颁布了《 》,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13. 有国才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 ( 1)夏朝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禹的儿子 继承王位,形成“家天下”的局面。 ( 2)古代雅典,家庭中的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 ,参与解决国家的内政、外交等重大问题。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