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是会计主体的一种“产品”。 作为产品,都要有质量,而且产品的质量越高,对消 费者的影响就越大。 会计信息 对使用者决策的影响不同。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对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影响就越大,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就会越多,财务报告的目标也才能较好地实现。 低质量的会计信息 ,即使提供了,对使用者的经济决策也没有多大用处,财务报告的目标也就难实现。 49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就是使会计信息有用的特征,即会计信息所要达到或满足的质量标准,它是进行会计选择时所应追求的质量标志。 在财务会计概念体系中,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与财务报告目标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 1)财务报告是会计信息的载体。 财务报告目标是一般目标,是判断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有了目标,才能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做出规定; ( 2)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维护着财务报告目标。 是联系财务报告目标与实现该目标的各种手段之间的桥梁,它对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起着约束作用,使其能符合财务报告目标的要求。 50 4. 3.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容综述 1980年 5月, FASB发布了第 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 会计信息质量的各种特征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 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 决策有用性。 相关性和可靠性 是决策有用的 重要质量特征。 相关性 又包括 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 ; 可靠性则 包括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 可比性 (包括一贯性 )是决策有用的 次要质量特征。 可理解性 是针对用户的质量。 会计信息的 效益大于成本 和 重要性 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两个约束条件。 51 52 东南大学远程教育 会计理论 第十六 讲 主讲教师: 吴斌 53 会计信息质量的层次结构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划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是有用性。 这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要求。 第二层是相关性和可靠性。 它们是会计信息的两个重要特征。 第三层是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及时性和真实性、可核性、中立性。 它们是对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具体说明; 第四层是可比性 (包括一贯性 )。 它是会计信息的次要特征。 54 会计信息时应当满足两个约束条件 ( 1)效益大于成本; ( 2)重要性。 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主要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知识水平提出的要求,当然,为了让使用者更充分地理解并使用会计信息,会计人员在提供信息时,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 给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分层的目的是为了阐明一定的关系,而不在于指定相对权重。 不同质量特征的相对权重必须随环境而变动。 55 IASC关于信息质量特征的表述 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相关性 包括重要性; 可靠性 包括如实表述、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谨慎和完整性等。 有关可靠和相关信息的 约束条件 ,即 及时性、效益大于成本、在不同质量特征之间的权衡。 56 4. 3. 3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相关性 相关性 是指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部门或人员所做的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有关。 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就是要为投资者和债权人以及有关各方提供对其 决策有用 的会计信息。 相关性反映了会计信息对决策的影响能力。 相关性的具体标志主要有 预测价值 、 反馈价值 和 及时性 三个方面。 57 ( 1)预测价值 会计信息能增强决策者的预测能力,能帮助决策者预测未来事项的可能结果。 目前的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虽然主要是企业过去经济活动的信息。 但未来是现在的延续,如果不明白历史,预测就会缺乏基础。 58 ( 2)反馈价值 指会计信息能帮助决策者证实或更正过去决策时的预期结果。 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往往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反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预测。 例如,一个公司的月报,对于本月的实绩具有反馈价值,对于年度绩效则同时具有预测价值。 59 ( 3)及时性 会计信息应在使用者失去影响决策能力以前予以提供。 如果会计信息不及时,就有可能失去决策的相关性。 及时性与相关性的关系 及时的信息不一定相关,但相关的信息必须及时提供,否则,相关的信息也就变成不相关的了。 60 可靠性 可靠性 是指财务报告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应 使决策者足以信赖。 它要求会计信息要避免错误并减少偏差,忠实地表达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只有可靠的会计信息,才可能引起决策者的注意,如果所提供的信息不可靠,就对决策设有任何用处。 61 ( 1)真实性 指会计信息应能 如实地反映 其所要表达的现象或状况。 真实性并不要求会计信息百分之百地反映客观实际。 事实上,会计信息往往是近似计量的结果,而不是精确计量的结果。 只要选择运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合规、合理,并进行了无错误的加工、整理,会计系统所输出的信息就认为是真实的。 62 ( 2)可核性 是指会计信息应当具有 可重复验证 的特征,也叫可验证性。 即对同一会计事项,由不同的人依据相同的方法和程序,应当得出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结论。 现行财务报表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核性。 63 ( 3)中立性 会计人员在根据会计准则选择会计方法和程序时,应主要考虑所提供的信息是否对决策者有用,而 不能根据个人的偏好 或为了其他不正当的目的,故意去选用会计方法或歪曲会计信息。 中立性 要求会计人员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不偏不倚地选择会计方法。 64 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的关系及其矛盾与平衡 ( 1)越是可靠的信息,其相关性也越大。 而相关性越大的信息,具可靠性也越强。 凡是对决策起了作用的信息肯定既具有相关性,又具有可靠性。 ( 2)有的信息相关性很好,但可靠性较差;有的信息可靠性很好,相关性却较差。 在某种情况下,相关性和可靠性对信息的有用性也有不同的影响。 我们不能片面强调一方而忽略另一方。 ( 3)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有不同的需要,对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也有不同的偏爱,有的使用者更关心相关性,而有的使用者则更关心可靠性。 同一信息使用者在不同的时期,对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侧重也有所不同。 65 4. 3. 4 会计信息质量的约束条件 效益大于成本 效益大于成本是指企业从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中所获得的效益应大于其为提供信息所花费的成本。 这是对 会计信息的普遍性约束条件 ,而且在性质上主要是一个数量方面的约束条件。 66 重要性 ( 1)含义 重要性是指提供的信息要能够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它是 会计信息的约束条件。 ( 2)判断标准 判别某项会计事项是否具有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从性质方面讲 ,只要该事项发生就可能对决策有重大影响时,就属于具有重要性的事项; 从数量方面讲 ,当该事项的发生达到一定数量则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则被认为是重要的事项。 67 4. 3. 5会计信息质量的其他特征 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是指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对于那些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合理程度的知识。 而且自身又愿意用适当的精力去研究会计信息的人士,应当是可以理解的。 68 可比性 可比性 (包括一贯性 )是指经济情况相同时,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同;如果经济情况不同,会计信息应能反映其差异。 69 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会计人员应根据会计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进行会计处理并提供会计信息,而不能根据其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 70 综述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不是不变的,它们会受到编制财务报告时的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当获得新的深入见解和研究成果时,这些特征就应当改变。 由于种种原因,现有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还存在许多质量问题,世界各国都应继续深入地研究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71 4. 3. 6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现状与未来 1992年发布的 《 企业基本会计准则 》 ,规定了 12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信息提出的质量要求,即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明晰性和重要性。 2001年实施的 《 企业会计制度 》 增加了会计信息提出的质量要求的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72 东南大学远程教育 会计理论 第十七讲 主讲教师: 吴斌 73 第四节 财务报表的要素 4. 4. 1财务报表要素的意义 财务报表要素 财务报表要素 就是构成财务报表。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