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20xx-20xx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变化小,则 B为弱酸,故 C正确; D.由于 A的酸性比 B的酸性强,等浓度的 NaA溶液和 NaB溶液, NaB溶液的水解程度大,溶液的碱性 NaA< NaB,故 D错误;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 酸的稀释及图象,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明确强酸在稀释时 pH变化程度大,以及酸的浓度与氢离子的浓度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5个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5分)每小题 只有一个 . . . . 选项符合题意。 18. 25℃ 时,用石墨电极电解 2 L mol/L CuSO4溶液 (假设溶液的体积不发生变化 )。 5 min后,在一个电极上有 g Cu 生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 Cu 生成的一极是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B. 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C. 此时溶液的 pH 为 2 D. 在另一极得到 O2的体积 (标准状况 )是 L 【答案】 D 【解析】 A、电解时溶液中的铜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铜,所以生成铜的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A错误; B、当有 ,即 ,转移电子 , B错误; C、转移 ,溶液中产生 ,氢离子浓度是 ,因此溶液中 pH= 1,C错误; D、转移 ,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另一极产生 ,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 D正确,答案选 D。 19. 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共 L(标准状况),完全燃烧后得 L(标准状况)二氧化碳和 g的水。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甲烷 B. 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乙烯 C. 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乙炔 D. 混合气体一定是由烷烃和烯烃构成 【答案】 A 【解析】试题分析: ,既 , CO2 既 , H2O 既 ,所以 ,含有 C 原子, 2= H 原子,所以 1mol这样的混合物中 ,含有 C 原子 ,3mol H 原子,气体的气态烃中 1mol,除甲烷外至少都含有2mol 以上的 C 原子,只有 1molCH4含 1molC 原子,所以这样的混合物中肯定有 CH4,故B 项正确;本题选 B。 考点:烃类燃烧计算。 20. t ℃ 时, AgBr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又知 t ℃ 时 AgCl的 Ksp= 41010,下列说法 不正确 . . . 的是 A. 在 t ℃ 时, AgBr 的 Ksp为 1013 B. 通过蒸发,可使溶液由 a点变到 c点 C. 图中 b 点有 AgBr 沉淀析出 D. 在 t ℃ 时, AgCl(s)+ Br(aq) AgBr(s)+ Cl(aq)的平衡常数 K≈816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 A、根据图像分析,在 a 点, QcKsp,所以 a碘为溴化银的不饱和溶液,正确,不选 A; B、在溴化银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溴化钠固体后,溴离子浓度增大,溶解平衡逆向移动,银离子浓度减小,错误,选 B; C、结合图中 c 点的银离子和溴离子浓度可知,该温度下溴化银的 ksp=7*107*7*107=*1013,正确,不选 C; D、反应: AgCl(s)+ Br-(aq) AgBr(s)+ Cl- (aq)的平衡常数 = ,正确,不 选D。 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名师点睛】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在曲线上每个点都为溴化银饱和溶液,曲线以下为不饱和溶液。 注意掌握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和简单计算。 21.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制备 Fe(OH)3胶体 将 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 FeCl3溶液中 B 由 MgCl2溶液制备无水 MgCl2 将 MgCl2溶液直接加热蒸干 C 除去乙醇中混有的少量 H2O 加入生石灰,蒸馏 D 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 将混合气体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 A. A B. B C. C D. D 【答案】 C 【解析】 A. 将 NaOH 浓溶液滴加到饱和 FeCl3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得不到氢氧化铁胶体,故 A错误; ,加热时促进水解,蒸干得到氢氧化镁沉淀,故 B错误;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熔沸点较高的氢氧化钙,然后蒸馏得到乙醇,故 C正确; ,会引入新杂质二氧化碳,故 D错误;故选 C。 2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olL1 KHS 溶液中: c(K +)+ c(H+)= c(OH)+ c(HS)+ c(S2) B. 常温下, mol/L 的下列溶液: ① NH4Al(SO4) ② NH4Cl、 ③ CH3COONH4,其中 c(NH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 ② ③ C. 在 25 ℃ 时,将 pH= 11 的 NaOH溶液与 pH= 3的 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c(Na+ )> c(CH3COO)> c(OH)> c(H+ )... D. Na2CO3溶液中: 2c(Na+)= c(CO32)+ c(HCO3)+ c(H2CO3) 【答案】 B 【解析】 A. molL 1 KHS 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K +)+ c(H+)= c(OH)+ c(HS)+ 2c(S2), 故 A错误; B. NH4Al(SO4)2溶液中铵根离子与铝离子水解相互抑制, CH3COONH4中铵根离子与醋酸根离子水解相互促进,所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 NH4Al(SO4) ② NH4Cl、 ③ CH3COONH4,则 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 > ② > ③ ,故 B 正确; C. 在 25℃ 时将 pH=11 的 NaOH 溶液与 pH=3 的 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时,醋酸过量,溶液呈酸性,则有: c(CH3COO) > c(Na+ )、 c(H+ )> c(OH),由于 H+离子与 OH离子反应,则溶液中 c(Na+ )> c(H+ ),所以有: c(CH3COO)> c(Na+ )> c(H+ )> c(OH),故 C错误; D. Na2CO3溶液存在物料守恒,为 c(Na+)=2c(CO32)+2c(HCO3)+2c(H2CO3),故 D 错误;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溶液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正确判断反应后混合液的酸碱性为解答关键。 注意明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盐的水解原理的含义及应用方法。 本题的易错点和难点是 C的判断。 第 Ⅱ 卷(非选择 题 共 51分) 三、填空题(共 4小题, 30 分) 23. 回答下列问题: ( 1)常温下,氯化铵的水溶液 pH_____7(选填 “”、 “=”或 “”),其原因为 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措施能使溶液中 c(NH4+)增大是 _____。 ① 通入 HCl气体 ② 加入 Na2CO3固体 ③ 加入 NaOH固体 ④ 加热 ( 2)已知 : Ksp(AgCl)= 1010, Ksp(AgI)= 1016, 现向 AgCl悬浊液中滴加 KI 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 【答案】 (1). < (2). NH4++ H2O NH3H 2O+ H+ (3). ① (4). 白色固体变成黄色 【解析】 (1)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发生水解: NH4++H2O⇌NH3•H2O+H+,溶液呈酸性; ①通入 HCl气体, c(H+ )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c(NH4+)增大,正确; ② 加入 Na2CO3固体, c(H+ )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c(NH4+)减小,错误; ③ 加入 NaOH固体 c(H+ )减小,平衡正向移动,c(NH4+)减小,错误; ④ 加热,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c(NH4+)减小,错误;故选 ① , 故答案为 : <; NH4++H2O⇌NH3•H2O+H+;增大 ; ① ; (2)KSP(AgCl)> KSP(AgI),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物质容易发生,向 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KI 溶液,沉淀由白色转化为黄色,故答案为:白色固体变成黄色。 24. 现有浓度均为 L1的下列溶液: ① 硫酸、 ② 醋酸、 ③ 氢氧化钠、 ④ 醋酸钠。 请回 答下列问题: ( 1) 25℃ 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