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基础知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或债务的清偿。 财会基础知识 29 5. 费用 费用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 财会基础知识 30 6. 利润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财务成果,也就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 财会基础知识 31 二、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指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也称会计平衡公式。 财会基础知识 32 ⑴ 资产=权益 =债权人权益 +所有者权益 =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会计等式,表明某一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债权人和投资者(即所有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表明资产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基本关系。 财会基础知识 33 ⑵ 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会计等式表明经营成果与相应期间的收入和费用的关系。 财会基础知识 34 三、 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在按照会计要素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类的项目。 也即会计科目是对每一个会计要素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再按其一定的特点和管理要求进行分类的项目或名称。 财会基础知识 35 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根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客观要求,事先规定进行分类的项目名称、编号及核算内容的一种专门方法。 财会基础知识 36 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设置会计科目,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具体特点,全面反映会计对象的内容。 首先,应根据不同行业的内容和特点设置会计科目。 其次,对于同一行业的不同会计主体而言,还要结合会计主体自身的特点设置会计科目。 财会基础知识 37 设置会计科目要符合经济管理的客观要求 在设置会计科目是要兼顾对外报告会计信息的详细程度不同分设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亦称一级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项目等,它提供较概括的会计信息,基本上能满足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需要。 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的进一步分类。 它所提供的明细核算资料,主要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 财会基础知识 38 设置会计科目要将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 设置会计科目要言简意达 设置会计科目要保持相对稳定 财会基础知识 39 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全部总分类科目和一部分明细科目由财政部或各行业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其他明细科目则由企业自行设定。 财会基础知识 40 四、 账户 什么是账户 账户是指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开设的,用来系统、分类、连续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 设置账户的必要性 通过设置会计科目,虽然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了分类,但会计科目仅仅为每一类别的一个名称, 它只是事先约定每一会计科目包含的业务和核算范围。 财会。财会基础知识(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