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20xx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杜甫《登楼》) ②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④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 ⑤ ,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⑥问今是何世, ,。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⑦故虽有名马, , ,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马说》) ⑧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中与首句“枯藤老树昏鸦”句法结构和情绪渲染一致的句子是 :。 【答案】 ①玉垒浮云变古今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 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④落日故人情 ⑤荷笠带斜阳 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⑦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⑧古道西风瘦马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 A。 10.( 12分)阅读下面 的文章,完成问题。 又冷又干燥的南极,风景也是很特别 ( 1)南极的自然条件太特殊:这里极度严寒,年平均气温 25℃;内陆地区甚至达到60℃,比北极冷很多;这里又很干燥,空气湿度堪比撒哈拉沙漠;这里常常狂风肆虐,有 地球上少见的 12级以上大风,最怕的是“白化天气” —— 大风卷起地表的雪粒,遮天蔽日,能见度只有几米,人完全不能在户外活动,会被大风吹走,穿得再多也会飞速失温;这里还有长达半年的黑夜和太阳总是低垂的白天„„在这片不适宜人类生活的大陆上工作,南极科考队员要经受非凡的艰险,却也能看到常人无缘得见的瑰丽风景。 ( 2)南极大冰盖极其特殊,它虽然集中了全球 70%的淡水,但是严苛的自然条件却拒绝了几乎所有生物,更吞噬过不少勇敢的人类生命。 迄今为止,虽然南极已经有 70 多个科学考察站,但位于内陆冰盖之上的,也不过寥寥数个。 冰盖雪原总体看似平坦,实际上地表却很崎岖,冰雪被风吹出各种奇特的造型。 ( 3)大冰盖之上放眼四望,白茫茫的一片:有时 360度都是平直地平线;有时又一个坡连着一个坡,高高低低,让人晕头转向。 脚下的冰雪,有时坑坑洼洼却硬似铁石,雪地车一小时只能走三五公里;有时平整光滑却格外松软,人走过去,突然塌下一片, 露出下面无底 的蓝色冰洞„„ ( 4)南极大陆四面环海,科学家通常把南纬 60度以上、环绕南极的海域称为“南大洋”或“南极海”,国际学界往往也把它视为第五大洋,与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并列。 南大洋贯通南极一圈,影响大气环流,导致南极地区比北极更冷。 每年冬天,南大洋有上千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冰封,让南极洲的冰雪面积比夏天增加一 倍之多。 从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的甲板望向前方,如同一片白茫茫的冰原,看不出半点海水的痕迹。 虽然前方是海,但是科考船并 不能乘风破浪。 ( 5)即使在夏季,海里依然有大量的冰,足够高大 的称“冰山”。 人类记录过的最大冰山,宽 40 公里、长 350公里,相当于半个海南岛。 在南极海域,冰山和岛屿远看还真是不好分辨。 冰山虽然硕大无比,却能快速移动。 南极考察队员们有时会发现,昨天还阻住前路的冰山,一宿大风之后就漂走了,让人怀疑是神仙帮忙搬运的。 ( 6)除了大冰山,南极有时还会形成奇特的荷叶状浮冰。 形成这种冰, 一般 . . 都需要水面比较平静、同时气温又非常低。 一片片白色的浮冰如浮萍般漂在海面上,因为相互摩擦,冰块失去菱角,又因低温继续凝结,最后形成椭圆、近似薄 饼的形状,被称为“荷叶冰”。 从雪龙号上拍摄的海面看,这是南极海面开始结冰的状态,很多小而薄的冰片浮在海水表层。 除了南极之外,其他地方非常罕见。 海冰没少给南极考察添麻烦,科考船难保会被浮冰困住。 有时大块海冰融化过程中,因重心变化而“翻身”,激起的巨浪可以掀翻任何船只。 ( 7)地球每次出现极光,都是南北两极同时发生的。 不过看极光,大多数人都是在北极,见过南极极光的人很少。 因为即使有幸踏足南极,大多数人也都是在夏季,极昼天始终亮着,有极光也看不见。 而冬季天黑有利于看极光,却少有人驻留了。 ( 8)我国南极科考站中, 中山站和长城站都是有越冬队员驻守的全年站,纬 度更高的中山站是观赏极光的好地方。 欣赏绚丽的极光,是对南极越冬队员的特有奖励。 ( 9)除了上面讲到的冰盖、海冰、极光之外,南极大陆也有山岳,由于这里温度低、 风力强,对山岩的塑造很有特色,想要继续了解南极的山岳,记得去看 11 月的《博物》特别策划 —— 极之风景。 (原文有改动) ( 1) 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南极风景很特别的。 ( 4分) ( 2) 请简要概括文中海冰的特征,并具体说说作者是如何对海冰特征进行说明的。 ( 4分) ( 3) 文中第 6段加点的词语“一般”能否删掉。 为什么。 ( 4分) 【答案】 ( 1) 本文是从冰盖、海冰、极光、山 岳几个方面来说明南极风景很特别的。 ( 2) 海冰特征:( 1)冰山:硕大无比,能快速移动。 ( 1 分,只答出一点不得分) ( 2)浮冰:漂浮,没有菱角,椭圆,薄饼状( 1分,答出 2点以上才给分) 怎样说明:( 1)作者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把海冰分为“冰山”和“浮冰”。 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冰山的硕大无比。 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冰山能快速移动。 运用作诠释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来说明浮冰的特征。 ( 2分)(只答出其中一种说明方法并解析得 1分;答出其中两种并简析即可得 2分) ( 3) 不能删掉( 1分)。 “一般”是指通 常情况,但不排除有例外,( 1分),如果去掉,意思就变成所有情况都需要水面比较平静、同时气温又 非常低,与文章意思不一致( 1分)。 这个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分)。 【解析】 ( 1)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概括能力。 首先找准说明对象,然后逐段阅读,归纳说明的内容,最归纳总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