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xx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过滤的方法,将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除去; ( 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电解水实验验证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3.回答下列与酸有关的问题. ( 1 )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酸的化学式为 ; ( 2 )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 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 ( 3 )稀盐酸与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因为阳离子都是 . 【答案】( 1) HCl ( 2)吸水性 ( 3)氢离子 14.分析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氢原子的质子数为 ; ( 2 ) Li 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 3 )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答案】( 1) 1 ( 2) Li2O ( 3)三 【解析】 ( 1)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氢原子的质子数为 1; ( 2)由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可知,在形成化合物时,锂易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故化合价表现为 +1价,而氧元素为﹣ 2价,故锂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Li2O; ( 3)由于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数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钠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15.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 1 )实验一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碱性和挥发性,验证 ; ( 2 )实验二中,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氧气含量少的操作是向两瓶中分别 ; ( 3 ) 实验三中,通过测定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前后两次称量结果不一致,原因是没有称量 的质量. 【答案】 ( 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2)伸入燃着的木条 ( 3)生成二氧化碳 ( 3 )实验三中,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因此通过测定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前后两次称量结果不一致,故填:生成二氧化碳. 16.根据下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 /g KCl KNO3 110 138 160 202 ( 1) KCl 和 KNO 3 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 ( 2) 30℃ 时, KCl 饱和溶液中, KCl 和 H 2 O 的质量比为 ; ( 3)将 200gKNO 3 和 2gKCl 的混合物,投入到 100g90℃ 的水中完全溶解,再降温至 20℃ ,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 . 【答案】 ( 1) KCl ( 2) 37: 100 ( 3) KNO 3 17.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 1 )用铜作导线,利用了它的延展性和 性; ( 2 )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其化学式为 ; ( 3 )向 Cu( NO 3 ) AgNO 3 和 Mg( NO 3 ) 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答案】( 1)导电 ( 2) Al2O3 ( 3)银和铜 【解析】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