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xx-20xx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 s,其中 x1= cm,x2= cm, x3= cm, x4= cm, x5= cm, x6= cm,则打 A点时 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是 ________m/s,计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a= ________,加速度大小是 _____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4.在 “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 ” 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挂在竖直弹簧下端,进行测量,根据实验所测数据,利用描点法作出了所挂钩码的重力 G 与弹簧总长 L 的关系图象,如图 1 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图 1 (1)弹簧的原长为 ________.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________. (3)分析图象,总结出弹簧弹力 F 跟弹簧 长度 L 之间的关系式为 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 3 小题,共 34 分。 15 题 10 分, 16\17 题每题 12 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5.物体沿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且同时开始计时,其加速度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求: (1)物体在 t= 4 s 时的速度; (2)物体在第 4 s 内的位移. 16.光滑水平面有两个物块 A、 B 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 A 的速度为 4 m/s,质量为 2 kg, B 的速度为 2 m/s,二者碰后粘在一起沿 A 原来的方向运动,且速度大小变为 1 m/s. 求: (1)B 的质量; (2)这一过程产生的内能. 17.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 A、 B 两端相距 x= 4 m,以 v0= 4 m/s 的速度 (始终保持不变 )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煤块 (可视为质点 )无初速度地轻放至 A端,由于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已知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 10 m/s2,则煤块从 A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 ( 求( 1)煤块到 A 运动到 B 的时间; ( 2)划痕长度。 2解析 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能量减少,故选项 B正确,选项A、 C、 D错误. 答案 B 3 解析 由胡克定律知 F1= k(L1- L0) ① F2= k(L2- L0) ② 由 ①② 代入数据解得 : L0= m, k= 250 N/m. 答案 D 4解析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平衡条件、受力分析和对力进行处理的能力.分别对三个物 体分析受力,根据三个物体都受力平衡,第一个物体和第三个物体。吉林省20xx-20xx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K,导线若干 (3) 请在虚线框中画出完整的实验电路图。 (4)如果实验中电流表示数为 I,电压表示数为 U,并测出该棒的长度为 L、直径为 D,则该材料的电阻率 ρ =________(用测出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三、 计算题 ( 本 题共 3个小题,共 36分。 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 说明、方程式和重 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能特异性抑制图中递质水解酶的活性,则造成的结果是伸肌持续收缩,屈肌。 31.( 10分) 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 1所示的生态缸。 水体中有藻类植物、水蚤、鲤鱼、腐生细菌等。 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鲤鱼以水蚤和藻类植物为食。 图 2 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 据图分析问题。 ( 1)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图 1 所示生态缸要放在 的地方才能长期维持下去。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1十八大以来 ,反腐之风吹不断 ,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苏荣等高官纷纷落马。 腐败官员各有各的贪污手段和方式 ,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 ,就是很多干部的受贿轨迹都是由浅到深 ,由小到大的 ,“如温水煮青蛙”。 下列成语与“温水煮青蛙”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①一着不慎 ,满盘皆输 ②绳锯木断 ,水滴石穿 ③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④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或雨水传播蔓延。 高温高湿或低温低湿都有利于此病发生。 定植后地温低,土壤湿度过大,且坚持时间长,或棚室番茄遇连阴天气未能及时放风,尤其是大水漫灌后未及时放风形成高温高湿条件,都会导致该病的发生和流行,3、防治方法(1)高苗床育苗,种子铺,盏药土,为避免苗床排水不良,床土过湿,宜采用营养钵育苗,每平方米苗床用药粉 810 克。 拌 75%百菌清药土或 58%甲霜灵种前撒铺 1/3 药土
团结。 可见罗先生非常体谅在地方做文物工作的同行的难处。 (有删改) 相关链接 : ① 我从小比较喜欢手工技艺和美术, 16 周岁的时候考上了中国营造学社 „„在中国营造学社,我跟随梁思成、刘敦桢先生学到了受益终身的知识及做人的道理„„对古建筑的热爱和严谨治学的态度,从那时开始,深深植根于我的心中。 (罗哲文《追忆与梁思成、林徽因等古建筑专家的师 生缘》) ② 198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