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同步测试2内容摘要:
(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 D、三种可能性都存在 下列物态变化中都是吸热的是 ( ) A、熔化,液化 B、汽化,凝化 C、汽 化,熔化 D、升华,液化 7.把℃的冰放入 0℃的水中, (周围气温为 0℃ ),过一段时间,则 ( ) A.有些冰会熔化成水; B.有些水会凝固成冰; 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 D.无法判定。 8.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 ( )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一定不变; 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 9.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例子是 ( ) A.积雪融 化。 B.雾、露的形成。 C.霜的形成。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10.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为了新奇; B.为了美观; C.为了清洁房顶; D.为了解暑降温。 11. 用手指去触摸 0℃的水和 0℃的冰时 ( ) A、感觉一样冷,因为它们的温度相同 B、感到水更冷,因为“湿冷”比“干冷”更冷 C、感到冰更冷,因为冰在熔化时还要吸热 D、各人 的感觉不一样,与人体的耐寒程度有关 12.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如图 3 所示,他在两块相同 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观察图 4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与 A.水的温度有关 ( ) B.水的表面积有关 C.水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D.上述三个因素 都有关 13.在图 5中描述晶体的融化图象正确的是 ( ) 图 4 14.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是两个熟悉的 成语,从热学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这二者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是暂时止沸,而“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 “。北师大版八年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同步测试2
相关推荐
① 罗马帝国 ② 阿拉伯帝国 ③ 汉帝国 ④ 唐帝国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千年帝国拜占廷帝国灭亡,这一年处于( ) 50年代 50年代 50年代 60年代 拜占廷帝国的奥斯曼土耳其是 ( ) ,不属于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是 ( ) ? ( ) 、巴基斯坦等国的国旗上,都有一轮弯弯的新月,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文化传统唯一未曾中断过的是 ( ) B. 古代巴比伦
A、瞬时速度就是物体在直线运动中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各段速度的平均值; C、瞬时速度就是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D、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不可能等于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小 轿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3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20m/s,则小轿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 C】 A、 50m/s B、 25m/s
他的思想直到现在还被人称赞。 毛泽东同志的精神永垂不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更激励一代代人奋力向前。 年, 颁布,我国开始有计划 、 有步骤地 推进九年义务教育。 三、综合题(共 50 分) ,又记录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探索历程。 请根据下列题词回答问题。 A B C D ( 1)请按上题词所反映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 (写出相应字母即可, 1 分) ( 2)题词
2、0 厘米、每穴l5 株;采食嫩梢的株行距为 1520 厘米3040 厘米,每穴 l3 株。 落葵出苗后,要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浇水。 每次采收后及时追施一次人粪尿,每公顷 500 公斤,或尿素 10 公斤,雨季应及时排水防涝。 采收嫩梢时,在苗高 3035 厘米时,留 34 叶收割头梢。 后选留 2 个强壮旺盛的侧芽成梢,其余抹去。 收割 2 道梢后,再留 24 个强壮侧芽成梢,其余抹去。
为( )。 A. 1: 1 B. 1: 3 C. 9: 1 D. 1: 9 15.为了使测量更准确,在实验中应该( )。 A. 尽量使每一次的测量结果完全一致 B.当发现测量数据相差太大时,可以修改数据 C.记录数据和计算时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越多越好 D.按实验要求认真测量,如实记录数据 16.封闭在容器中的气体,当气体体积被压缩时,它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减小,体积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