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内容摘要:

2、园,挖除病株,定期防治蚜虫,不要在蕉园间种病害寄生作物。 定期割除病叶,除去果穗上残留的花器,降低果园菌源基数,是防治叶斑病、黑星病和采后病害的基本措施;水旱轮作是防治枯萎病、线虫病的好方法;合理密植,降低地下水位,控制水分供应,蕉园避风透光,降低环境湿度,可减轻叶斑病、黑星病的发病程度;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有利于香蕉速生快长,既增强植株的抗病力,也是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基本措施。 (三)推广利用组培技术及抗病虫新品种应用香蕉组培技术,可在短期内生产大量种苗,为老、弱、病果园更新或抗病品种的推广提供了可能,1985 年台湾省香蕉研究所利用组培技术筛选出抗香蕉枯萎病的 种,并在生产上推广。 现 3、在台湾省利用组培苗每隔 1就更新蕉园,基本解决了病毒病问题,上述这些经验值得各地蕉区借鉴。 利用组培苗种植可调整香蕉生育期,易于进行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集约防治。 (四)掌握科学的化学防治技术香蕉各生育期病虫害的种类有所不同,在防治上应抓住主要的病虫害综合考虑,决定用药种类和使用方法。 首先对防治香蕉病虫害的药剂种类和使用方法应有较全面了解,掌握具体每种药剂的理化性质、毒性、作用特点、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施药方法应根据病虫为害的部位来考虑喷施、根施、灌注、撒施等方法;在施药时间上,应抓住关键的时间进行防治,如害虫的幼虫期和外出为害时间以及病害发生初期等。 科学用药,既可减少用药次数,降低防治成本,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