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普通中学20xx-20xx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综合练习卷内容摘要:
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 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好 B. 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C.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不同 D. 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 28.( 2 分) 一个铅球在 水平 地面上向右滚动,请在图 11 中画出 地面图 10 A B 图 7 甲 乙 图 8 图 12 图 9 图 14 图 15 4 8 12 16 20 0 4 8 12 16 24 t/s s/m 图 16 对 铅球 支持 力 F的示 意图。 29.( 2分) 如图 12所示,小明站在地面上能用较小的力通过滑轮组将重物提起来,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30. ( 2 分) 如图 13 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测的是灯 两端的电压,请在右面的虚线框中画出该实物图的电路图。 31. ( 2分)小黄利用一颗大铁钉、一段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导线)以及一些元件组成如图 14 所示的装置.闭合开关 S 后,电磁铁的 A 端为 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左移动时,电磁铁 B端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将 (填“增多”或“减少”或“不变” )。 32.( 2分)如图 15所示,用酒精灯对带有木塞的试管内的水加热,当试管内的水沸腾时,水的温度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100˚C,管外大气压为 1标准大气压。 过一会儿,管内的水蒸气将木塞冲开,水蒸气的 能转 化为木塞的机械能。 33.( 2分)如图 16 所示,是小车沿直线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在 0s 到 12s这段时间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m/s。 34. ( 3 分)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 + 3 15 - V + - L1 L2 图 13 图 11 υ 下表: ( 1)此实验所用滑轮的个数至少是 __ __个,其中动滑轮有 __ __个。 ( 2) 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为 __ __%,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第一次的机械效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5. ( 4分)下面的表格是“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 表 1:电阻 R=10Ω 表 2:电压 U=2V 分析表 1数据,可得出结论:。 分析表 2数据,可得出结论:。 36.( 2 分)用皮尺和秒表测一个人跑步的平均速度时, 4 位计时员记录了这个人跑步通过10m、 20m、 30m、 40m处的时间,并记录了下表中 路程 /m 10 20 30 40 时间 /s 根据上面的数据,计算出在各段路程上,这个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1)从 10m处到 30m处是 m/s; ( 2)从 30m处到 40m处是 m/s。 37.( 6分)如图 17 所示的实验器材是同学们所熟悉的,小刚同学想测出未知电阻 Rx 的阻值,他发现这些实验 器材中的电压表已经损坏了。 请你在图中选择 适当的 . . . 器材为小刚同学设计出一种可行的实验。北京市房山区普通中学20xx-20xx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综合练习卷
相关推荐
大小的关系。 实验过程中 瓶内煤油的温度升高得快(选 填“ A”或“ B” )。 28.( 3 分)通过实验探究小灯泡电阻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 实验时使用的是额定电压为 的小灯泡,通过实验测出了若干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灯丝的电流,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如图 16所示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小灯泡两端电压为 2V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温度 /℃ 4 3 2 1 0 0 0 0 0 1 2 3 4
电阻由 4Ω换为 5Ω,为保证电压表示数不变,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 _____移动。 (选填左、 右) ( 4)某一次实验,更换电阻后,如何移动滑片 P,电压表示数都不能达到 2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 A.电压表示数低于 2V,应更换阻值更小的滑动变阻器 B.电压表示数高于 2V, 应更换阻值更小的滑动变阻器 C. 电压表示数高于 2V, 应更换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
cookies body ( ) 48. At the end of the story, Christopher felt ______. A. unsatisfied. B. unworried. C. endangered. D. encouraged. C Color is an activity that children worldwide have long enjoyed.
电路 电源 红灯 绿灯 图 12 kW•h 6 3 5 3 6 单相电度表 220V 10(20)A 50Hz 2500r/kW•h 图 13 图 14 把端面磨平的铅块压 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 滴在热水中的墨水 使热水很快变色 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入 抽去玻璃板后,两瓶 中的气体逐渐混合 图 15 A B C D 1 100 1000 10 乙 丙 甲 R P S
迅速提高的原因是。 ( 2) Ⅰ .反应 ①② 中 HClO 的来源用 化学用语 解释是。 Ⅱ .实验测得, 废水 中 pH 与 氨氮去除 率 如 右 图所示 : pH较高时, 氨氮去除 率 下降 的 原因是。 pH较 低 时 , 氨氮去除 率 也 下降,可能的 原因是。 ( 3) 运用上述原理 去 除废水中 的 氨氮 ,可结合右图所示的电解法。 Ⅰ . a极为。 Ⅱ . d极反应式为。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