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xx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图 9 甲所示;然后,小明将系好细线的金属 块放入盛有 50ml 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 9 乙所示的位置。 根据实验过 程及现象,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线处静止时, 表明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了 B.金属块的质量为 74g C.金属块的体积为 60 cm3 D.金属块的密度为 103 kg/m3 【答案】 ABD 考点:密度的测量 24.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将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固定在 光具座上 50cm 刻度线 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 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 10 所示。 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若蜡烛放置在 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 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 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 C.若蜡烛放置在 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 D.若蜡烛放置在 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cm刻度线处, A.小杨将蜡烛移至 10cm刻度线处时,蜡烛到透镜的距离 u=40cm,即物距 u> 2f,移动光屏,就会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A错误。 B.若蜡烛放置在 2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 u=30cm> 2f,移动光屏,就会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 B错误。 C.若蜡烛放置在 3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大于 1倍焦距小于 2倍焦距,移动光屏,就会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 C正确。 D.若蜡烛放置在 45cm刻度线处,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小于 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故 D错误。 答案为 C。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25.下列问题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的是 A.用 “ 仰仪 ” 这种天文观测仪器观测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好处。 B.声波的波长越大,声波的传播速度越大吗。 C.编钟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跟编钟的钟体大小有关吗。 D.家庭电路中电流的频率跟 哪些因 素有关。 【答案】 BC 考点:科学探究 26.小林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及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实验 电路如图 11 甲所示。 实验中,当电压表示数为 时,电流表示数如图 11 乙所示。 根据实验过程及现象,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为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应为 B.图 11 乙中的电流表示数为 C.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5Ω D.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5W 【答案】 AC D.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P 额 =U 额 I== ,故 D错误。 答案为 AC。 考点:灯泡电功率和电阻的测量 27.为了比较两种新型保温材料甲和乙的保温效果,将这两种保温材料分别做成形状、结 构、厚度完全相同的保温筒,两保温筒内同时分别放置完 全相同、温度均为 80℃ 的恒 温源,其截面图如图 12 所示。 将两保温筒放在室温为 20℃ 的房间内,每隔 1 0min 测 量一次两保温筒外表面 A 点和 B 点处的温度,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 13 所示,图中图像 Ⅰ 表示保温材料甲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像 Ⅱ 表示保 温材料乙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实验过程及图像, 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可用单位时间内保温筒外表面的温度变化表示保温效果 B.甲材料的保温效果比乙材料的保温效果好 C.乙材料的保温效果比甲材料的保温效果好 D.如果把两保温筒内 80℃ 的恒温源换成 18℃ 的恒温源,其它条件不变,则无法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 【答案】 A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在相等时间内,保温材料乙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变化小,乙材料的保温性 能好,所以可用单位时间内保温筒外表面的温度变化表示保温效果,故 AC正确, B错误。 D.如果把两保温筒内 80℃ 的恒温源换成 18℃ 的恒温源,其它条件不变,可以通过相同时间,升高的温度多少来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故 D错误。 答案为 AC。 考点:温度 28.如图 14 所示的电路中, R R2 均为定值电阻,实验时,干电池两端电压会随电路中 电阻的变化而改变。 在不拆改电路的情况下,下列选项中的探究问题,利用这个电路进行实验能完成的是 A.电路中的电流一定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吗。 B.电阻 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 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吗。 C.电阻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 流与电阻成反比吗。 D.电阻一定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电阻两端的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吗。 【答案】 BD D.探究 “ 电阻一定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电阻两端的电压关系 ” 时,应控制电阻的阻值 不变,通过移动滑 片改变 R2两端的电压,且根据 P=UI可测出 R2的功率,可以研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电阻两端的电压关系,故 D能完成。 答案为 BD。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电功率 2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 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时,物体密度是需要控制的变量 B.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质量的关系时,液体密度是需要控制的变量 C.探究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时,物体的受力面积是需要控制 的变量 D.探究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时,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是需要控制的变量 【答案】 BD C.探究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改变物体的重力,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是否相同找出规律,不需要控制物体的受力面积不变,故 C错误。 D.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有 关系,探究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和受力面积相同,故 D正确。 答案为 BD。 考点:控制变量法 30.如图 15 所示是小成测量未知电阻 Rx 的实验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不变,其中 R0 为阻值 已知的定值电阻。 当开关 S、 S1 闭合,开关 S2 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 I1;当开关 S、 S2 闭合,开关 S1 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 I2。 则下列四个选项中, Rx 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答案】 D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四、实验解答题 31.如图 16 所示,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