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xx-20xx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 ωA: ωB:ωC=( ) A. 1: 2: 2, 2: 1: 1 B. 2: 1: 1, 2: 2: 1 C. 2: 2: 1, 2: 1: 1 D. 1: 1:2, 2: 2: 1 【分析】 两轮子靠传送带传动,轮子边缘上的点具有相同的线速度;共轴转动的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由此分析即可. 【解答】 解:传动过程中,两圆柱之间没有打滑现象,说明 A、 B 两点的线速度相等,即vA=vB 根据题意 rA: rB=1: 2; 根据 v=ωr,有 ωA: ωB=2: 1; 故 ωA: ωB: ωC=2: 1: 1; B、 C 绕同一个轴转动,角速度相等,即 ωB=ωC; 根据题意 rB: rC=2: 1 根据 v=ωr 知, vB: vC=2: 1 所以 vA: vB: vC=2: 2: 1 所以选项 C 正确, AB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靠传送带传动轮子边缘上的点具有相同的线速度,共轴转动的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同时结合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公式 v=ωr 列式求解. 7.半圆柱体 P 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 MN,在 P 和 MN 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 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若用外力使 MN 保持竖直且缓慢地向右移动,在 Q 落到地面以前,发现 P 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MN 对 Q 的弹力逐渐减小 B.地面对 P 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 P、 Q 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 Q 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 【分析】 先对 Q 受力分析,受重力、 P 对 Q 的支持力和 MN 对 Q的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出两个支持力;再对 P、 Q 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地面支持力、 MN 挡板对其向左的支持力和地面对其向右的支持力,再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 【解答】 解:先对 Q 受力分析,受重力 、 P 对 Q 的支持力和 MN 对 Q 的支持力,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N1= N2=mgtanθ 再对 P、 Q 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地面支持力、 MN挡板对其向左的支持力和地面对其向右的支持力,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f=N2 N=( M+m) g 故 f=mgtanθ MN 保持竖直且缓慢地向右移动过程中,角 θ不断变大,故 f 变大, N 不变, N1变大, N2变大, P、 Q 受到的合力为零; 故选 B. 【点评】 本题关键是先对物体 Q受 力分析,再对 P、 Q整体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求出各个力的表达式,最后再进行讨论. 8.如图,以 ,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 θ为30176。 的斜面上,则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取 g=)( ) A. s B. s C. s D. 2s 【分析】 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在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垂直地撞在倾角 θ为 30176。 的斜面上这一个条件,分别根据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列方程 求解即可. 【解答】 解:设垂直地撞在斜面上时速度为 V,将速度分解水平的 Vsinθ=vo,和竖直方向的 vy=Vcosθ, 由以上两个方程可以求得 vy=vocotθ, 由竖直方向自由落体的规律得 vy=gt, 代入竖直可求得 t=cot30176。 = s. 故选 C. 【点评】 本题就是对平抛运动规律的考查,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在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来求解. 9.如图所示,将物体 A放在容器 B 中,以某一速度把容器 B 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运动过 程中容器 B 的地面始终保持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 A对 B 的压力都一定为零 B.上升过程中 A对 B 的压力大于物体 A受到的重力 C.下降过程中 A对 B 的压力大于物体 A受到的重力 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 A对 B 的压力都等于物体 A受到的重力 【分析】 要分析 A对 B 的压力可以先以 AB 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加速度,再隔离 B 或 A,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 【解答】 解:由题意,不计空气阻力,对整体:只受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整体的加速度为 g,方向竖直向下; 再对 A或 B 研究可知,它们的合力都等于重力,所以 A、 B 间没有相互作用力,故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 A对 B 的压力都一定为零,故 A正确, BCD 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关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结合进行研究,比较简单. 10.如图所示, A、 B 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 θ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 gsinθ B. B 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 C. A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 2gsinθ D.弹簧有收缩的趋势, B 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 A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 【分析】 ( 1)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对 B 球 F 弹 =mgsinθ,对 A球 F 绳 =F 弹 +mgsinθ; ( 2)细线被烧断的瞬间,细线的拉力立即减为零,但弹簧的弹力不会瞬间发生改变; ( 3)对 A、 B 球分别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出各自加速度. 【解答】 解:系统静止,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对 B 球 F 弹 =mgsinθ,对 A球 F 绳 =F 弹 +mgsinθ, 细线被烧断的瞬间,细线的拉力立即减为零,但弹簧的弹力不发生改变,则: A. B 球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对 A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 =2gsinθ,故 A错误; B. B 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故 B 正确; C.对 A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 = =2gsinθ,故 C 正确; D. B 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故 D 错误; 故选 BC. 【点评】 该题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直接应用,本题要注意细线被烧断的瞬间, 细线的拉力立即减为零,但弹簧的弹力不发生瞬间改变,该题难度适中. 11.如图所示,物体 m 静止于倾角为 θ的斜面上,现用垂直于斜面的压力 F=kt( k 为比例常量, t 为时间)作用在物体上.从 t=0 开始,物体所受摩擦力 Ff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分析】 物体 m 静止于倾角为 θ的斜面上,可知此时最大静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的分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力不断增大,而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推物体的压力大小成正比,物体一直处于静止状态,静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 沿斜面的分量大小相等. 【解答】 解:物体 m 静止于倾角为 θ的斜面上,可知此时最大静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的分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力不断增大,而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推物体的压力大小成正比,所以物体不可能运动,一直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静摩擦力的大小一直等于重力的分量即Gsinθ.因此 D 正确; ABC 均错误; 故选 D 【点评】 考查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而静摩擦力却与引起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有关.同时随着推力的增大,导致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也增大. 12. 2020 年 9 月 25 日至 28 日我国成 功实施了 “神舟 ”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 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 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 90 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飞船变轨前后的速度相等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