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拱棚豇豆管理要点内容摘要:

2、 4000 穴左右。 不浸种干籽直播(浸种遇低温易烂籽),每穴播种34 粒种子。 播种后架竹竿扣棚覆膜,出苗期适宜温度为 2530,将薄膜四周封严以提高地温,促进出苗,一般 10 天左右出苗。 出苗后管理出苗后的管理是获得小拱棚覆盖栽培成功的关键。 温度:苗出齐后应视天气情况放风,降低棚内温度。 苗期棚内适宜温度白天2025、夜温 1520。 白天温度超过 30可从棚的两侧掀开棚膜,开小口放风。 每天下午温度低于 30时关闭放风口。 随着天气变暖,晴天棚内温度高时,可从棚的两侧加大放风口,逐渐加大放风量防止幼苗徒长。 适当放风不仅可调节温度,还可降低棚内湿度,减少苗期病害发生。 一般五一节后根据天气情况,可撤掉塑 3、料膜、拆除小拱棚,撤棚后及时中耕除草。 水肥:苗期一般不浇水,底墒不足时可于开花前浇一水。 待有大部分植株挂小荚时开始浇水,并亩追速效肥 10 公斤。 结荚期保持地皮见湿见干,视天气情况一般 56 天浇一次水,可在每次采收后浇水,一次清水一次肥,每次追尿素1015 公斤,也可随水浇施粪稀,或喷洒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肥。 进入雨季要注意排水。 收获:要及时采收嫩荚,注意采收时不要碰伤结荚枝,以保护小花蕾继续开花结荚。 病虫害防治豇豆主要有锈病、烟煤病、枯萎病。 豇豆锈病是毁灭性病害,可用粉锈宁、百菌清、托布津、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800 倍液喷洒,交替用药防治。 豇豆烟煤病自豇豆出现真叶后就开始发生,收获前发病最重,主要危害叶片,引起落叶,高温高湿易发病,热雨多病重。 防治上要避免播种过密,以利田间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田间染病落叶,减少再传染菌源;发病初期采用药剂喷雾,药剂可选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40多菌灵胶悬剂 800 倍液等。 枯萎病可用枯萎立克喷雾防治。 如发生根腐病,应及早用 800 倍敌克松灌根。 虫害主要有豆荚螟、银纹叶蛾、蚜虫等,可用 虫啉防治。 (省农科院经作所)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